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湯敏呼吁,"保增長、促就業需要一些短頻快的措施,而只有企業保住了,才能保住就業,保住消費,保住增長。"事實上,國家出臺的四萬億刺激經濟計劃不能很快惠及到中小企業,湯敏建議我國啟動一個中小企業部分緩交2009年企業稅計劃。另外,他還建議一些由于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而停產或半停產的企業,在短期內改造成農民工培訓基地,企業可收一部分培訓費,這樣不僅增加收入,還可以幫助企業保存實力,渡過難關。 "四萬億投資計劃,何時能惠及到我啊?"浙江省寧波市從事戶外登山杖貿易的張老板嘆息道。由于在銀行貸不到錢,民間融資利息又太高,張老板的公司度日維艱。 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業內人士稱,"缺市場"成了當前中小企業面臨的主要矛盾,但"缺資金"始終是中小企業的心病。 "保增長、促就業需要一些短頻快的措施"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湯敏呼吁道。 中小企業沒錢怎么辦? "只有企業保住了,才能保住就業,保住消費,保住增長。"湯敏說。 為解決四萬億刺激經濟計劃不能很快惠及中小企業的問題, 他建議啟動一個中小企業部分緩交2009年企業稅計劃。 他指出,使中小企業2009年的稅賦減少30%。當明年或后年經濟情況好轉時,緩稅企業再分三年或五年把所欠的稅費逐漸補齊。與此同時,財政部按緩繳稅額發一筆國債,用于今年的財政開支。債務利息以及其它成本,應該在企業繳交欠稅時一并補齊。這種方式幫助中小企業的力度大,見效快,操作簡單。這就等于是直接減少了中小企業一萬多億人民幣的成本,其效果要超過給中小企業新增一萬多億貸款。 根據人民銀行過去的調查數據推算,可增加就業650萬以上,拉動經濟增長2個百分點以上,作用不可低估。 那萬一企業垮掉了,豈不是政府少收了一筆稅?對此,他認為, 緩稅與銀行借錢給企業的性質不一樣。有企業的存在,才會有這筆稅收。對那些本來就岌岌可危的企業來說,如不緩稅,它們垮得更快,這筆稅反正也收不上來。而通過緩稅的方式,其中一些企業有可能生存下去,政府不但可以回收這筆欠稅,還可以多一個長期稅源。但是,有一點要注意的是,有一些企業已經缺乏競爭力,本來就應該被淘汰。這些企業恐怕即使是緩交稅后也救不起來,該淘汰的還是要淘汰,因此,緩稅的方式也不會造成市場扭曲, 影響結構性改革。 湯敏預計,為應對金融危機, 各國央行都往市場上注入了大量的貨幣。一旦市場復蘇,這些史無前例的流動性很可能造成市場過熱、通貨膨脹的后果。而這時我國通過緩稅的方式,還有可能產生平滑市場周期的效果。因為企業要還一部分欠稅,能夠抑制一部分需求,使我國的經濟更平穩的發展。 另外,面對銀行"慎貸"的現象,他建議大規模推廣小額貸款公司,如果一個縣批準建立兩個以上的公司,全國1600多個縣就可以有3200多個小額貸款公司。以每個公司平均3000萬的資本金,在幾個月內就可以很快地調動1000多億的民間資本直接注入中小企業。 如果城市也允許每個市轄區辦兩個這樣的貸款公司,把資本金門檻定高一些,又可以有上千億的民間資金能投資到中小企業中。 可以增加150萬就業,上千億稅收,帶動GDP增長一個百分點。 "冬眠"企業眼下能做什么? 由于國際金融危機,有部分企業勉強活了下來,卻讓員工留職休假,工廠停產,處于"冬眠"狀態,如何喚醒這部分企業呢? 湯敏建議,能不能把沿海一部分停產或半停產的企業短期內改造成農民工培訓基地來承擔一部分的培訓工作。這些工廠本身本來就有職工宿舍與生活設施,可以利用起來。工廠中的一些設備也可以充分利用。 師資可以一部分外請, 一部分為本廠的技術人員或老師傅。企業可以收一部分培訓費,從而還有一部分收入,可以幫助企業保存實力,渡過難關。這些企業近來走投無路,如能有這一筆收入,對他們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況且在該企業培訓的農民工,還有未來優先被該企業挑選的機會,等于是為企業的發展儲備了一批人才。是一個企業與農民工雙贏的辦法。 辦法雖好,但是會不會出現一些企業以圈錢為目的,拿到培訓費后,不認真組織培訓呢? 對此,湯敏建議有關部門應該嚴格把關,通過招投標的方式,讓一些有條件的停產或半產的企業競標獲得項目資金。并且規定,凡是拿了納稅人的錢參與這一培訓的企業,都要在網上公布它的培訓計劃,它所聘用的師資,它的培訓課程。有關部門應該對培訓效果不斷檢查監督,檢查結果也要定期在網上公布。社會中象我們這樣愛管閑事的人還不少,只要給出這些信息,就有人去監督。用增加透明度,發動社會來監督的辦法,是很有效地減少腐敗與低效率的武器。 同時,農民工的培訓費用與生活費,應該由政府提供。如此一來,一但經濟恢復,他們不但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機會,還能使我國的技術水平上一個臺階。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