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日結束的中國鋼協理事會議上,前任中鋼協會長、鞍鋼集團總經理張曉剛表示,今年我國生鐵、粗鋼、鋼材產量的預期目標為4.6億噸、4.8億噸和5億噸,其中粗鋼產量將比去年下降2000萬噸,而鋼材市場需求可能還需要半年的時間恢復。 據悉,去年年中,鋼材價格暴跌使鋼鐵企業由盈利轉為當月虧損,6月份實現利潤為178.30億元,9月份實現利潤僅為32.21億元,10月份虧損58.35億元,11月份虧損127.80億元,12月份價格盡管略有回升,但仍然沒能扭轉企業虧損的態勢,當月虧損291.22億元,共有虧損企業44戶,虧損面61.97%。 對于今年面臨的問題,中鋼協認為,一是鋼鐵產能和需求相比嚴重過剩的問題,2007年我國鋼鐵統計年報匯總結果,粗鋼產能為6.1億噸/年。2008年我國鋼鐵工業投資(不含礦山采選)完成3240.28億元,比上年增長23.8%,將新增煉鐵、煉鋼和熱軋材(多數是板材)產能5000萬噸左右。這些新增產能受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影響,將滯后到2009年中發揮作用。2009年鋼材品種結構性矛盾將十分突出,下半年板帶材產能過剩問題將更加嚴重。二是鋼鐵原燃料價格與鋼材銷售價格能否相適應的問題。2009年進口鐵礦石價格能否回落到與鋼材銷售價格相適應的合理價位,是我國鋼鐵行業能否走出虧損困境的關鍵之一。 張曉剛向記者表示,國內鋼市連續十多周的上漲到近期的回調都是市場需求的反映,整體形勢并不樂觀,在汽車、造船、裝備和家電等下游用鋼行業沒有恢復正常的情況下,很難說鋼鐵業的需求已經回暖,國家4萬億元的投資在產業鏈上的作用也需要一個過程,今年鋼材價格將呈現上下反復波動的形態。其個人期待半年后的市場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