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上半年國內鋼材價格逐月上升,6月末達到最高點,鋼材綜合價格指數上漲到161.47點,比年初的125.12點,上漲36.35點,漲幅29.05%。 但隨后鋼材價格 全面下跌,特別是去年10月份降價勢頭更猛,跌幅大、范圍廣。去年11月末國內市場鋼材綜合價格指數下跌至102.3點,比最高點的6月末下跌59.17點,跌幅36.64%,比上年同期的118.99點下跌14.03%。 鋼材價格暴跌使鋼鐵企業由盈利轉為虧損,去年6月份實現利潤為178.30億元,到9月份實現利潤僅為32.21億元。去年10月份虧損58.35億元,11月份虧損127.80億元,12月份價格盡管略有回升,但仍然沒能扭轉企業虧損的態勢,當月虧損291.22億元,共有虧損企業44戶,虧損面61.97%。 前任中鋼協會長、鞍鋼集團總經理張曉剛認為,五大因素疊加造成去年鋼鐵業生產大起大落,價格暴漲暴跌。 一是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全球性金融危機嚴重沖擊實體經濟,我國外貿出口大幅下降,2008年11月、12月兩個月出現負增長。由于我國直接和間接出口鋼鐵產品折合粗鋼已占到我國鋼產量的23%左右,出口形勢劇變使我國鋼鐵市場需求出現大幅下降。 二是我國和全球的此輪經濟增長周期都開始進入下行階段,在經濟增長已經處于減速的情況下,又加上全球性金融危機的沖擊,股市大幅縮水,房地產市場投資大幅度下滑,汽車、家電和用鋼量較多的機械產品在2008年第四季度生產均出現了負增長,致使國內鋼鐵需求在第三、第四連續兩個季度呈現負增長。 三是年初進口鐵礦石 長期協議價格的暴漲,誘發了國內鋼材市場價格的暴漲,加快了國內鋼鐵產能的釋放。由于中國上半年鋼材、鋼坯出口折合粗鋼同比減少1109萬噸,出現了國際市場供不應求,鋼材價格自去年4月份起的連續大幅上漲,同時又增加了國內市場價格繼續上漲的預期,虛增了市場需求,掩蓋了去年上半年國內鋼資源已經過剩的矛盾,潛伏了供大于求,鋼價大幅回落的危機。 四是盲目超量進口高價鐵礦石不僅使鋼鐵企業處境艱難,更加劇了國內市場動蕩。2008年度進口鐵礦長期協議價(離岸價)澳大利亞粉礦上漲79.88%,塊礦上漲96.5%;巴西南部粉礦上漲65%,北部粉礦上漲71%,由此推動了中國和全球鋼材價格暴漲,并且埋下了鋼材價格暴跌的危機。 2008年在我國生鐵產量比上年減少74.49萬噸,下降0.16%,自產原礦增長20.74%的情況下,進口鐵礦石卻比上年增加6056.41萬噸,增長15.81%。顯然2008年我國鐵礦石進口量大大超過實際需求,這不僅抬高了進口價格,又使企業背上了高價原料高庫存的沉重成本負擔。超量進口的鐵礦石造成大量的庫存積壓,2008年末港口庫存約9000萬噸,企業存量3000萬噸以上,這些超量進口的鐵礦石,絕大部分是高價礦。在2008年下半年海運費大幅下降的情況下,2008年全年我國進口鐵礦石平均到岸價136.20美元/噸,比上年增加47.99美元/噸,增長54.39%,進口多支付212.9112億美元,按人民幣平均匯率6.9元計算,折合增加成本1469.08億元。高價鐵礦石不僅增加了鋼鐵企業的成本壓力,同時也限制了下游用戶的發展。 由于對鐵礦石的實際需求下降,最終導致現貨礦價格與長期協議礦價格嚴重倒掛,致使處于高位的鋼材價格徹底失去了支撐,價格急劇下降,從而把企業推向生產高成本、產品低價格的虧損境地。 五是企業間的不規范競爭和市場的非理性行為進一步加劇市場波動。特別是去年第四季度由于需求減少,庫存上升,鋼材價格急劇下跌,造成市場信心不足,企業為回籠資金競相壓價,鋼材經銷商為減少損失大量拋售鋼材,進一步造成市場恐慌,加劇了國內市場鋼材價格的波動。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