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國"群英會"競相上演。 無論是4月初北京2008第七屆中國國際門業展覽會,10月中旬的上海國際門業博覽會,又或在天津、西安等地舉辦的門業展覽會,來自京津、東北、江浙、廣東、西北、西南等地各大木門品牌紛紛借此機會,欲在中國木門的舞臺上有自己的聲音。獨家報道:終端 渠道 少一個行不行?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了解到,不管是從中國走向世界,還是從四川走向全國,走出去已經成為各大木門品牌共同的呼聲。早在幾年前,木門行業還處于起步階段,各地誕生了一批又一批以手工為主的作坊企業,它們在品牌化的道路上不斷地探索、發展。誠然,它們也經歷過成功與失敗。盡管如此,它們走出去的愿望卻一直存在。相關閱讀:巨大市場空間拉動木門業行業發展 正因為它們要走出去,所以你可以看到,在今年一系列博覽會的名單上,一連串的名字,一個個龐大的數據,無疑印證著中國木門品牌的繁榮;同樣也可以看到這個行業的競爭程度以及做一個品牌、做一個全國性品牌的難度。相關閱讀:中國木門產業 面臨品牌缺失 正因為有難度,更需要迎難而上。我們清晰地看到,在這一場接一場的群英會中,以四川木門為代表的門企集體亮相,演繹出"群英會"最濃墨重彩的一筆。獨家報道:這一年我們為中國門企做了什么 2008年,對偏安一隅的川門而言,大膽邁出了第一步。走出去意味著經歷前所未有的歷練。這樣的歷練,是跨越千山北上,是相隔千里南下,是一次又一次品牌的"拉練"。披荊斬棘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搶灘全國,建立并拓寬自己的渠道,夯實品牌橋頭堡。獨家報道:為夢想,為追求 "競爭只會越來越慘烈。最好的防守恰恰是進攻,四川木門不能再坐以待斃。"記者在采訪時,廠家老總全都異口同聲地表達了這樣的觀點。相關閱讀:從宏觀經濟新政策看建材行業發展 正因如此,我們看到,這張走出去的名單中有了更多的名字:福緣、本木.富美森、精工、天源、象牌、雅之軒、川王、歐麗亞--還有很多很多的新銳力量,它們正忙碌在走出去的路上。它們無疑向人們昭示著四川品牌走出去的決心和信心,它們更沒有停下發展的腳步,它們堅信:走出去,才能看到真正的風采。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