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鋼產量2320萬噸、銷售收入1452億元、利稅148億元,這是我省最大的工業企業沙鋼集團2008年交出的"成績單"。今年頭2個月,在鋼鐵全行業虧損的背景下,沙鋼產銷率繼續保持100%,這在國內大型鋼企中堪稱絕無僅有。 為何風景這邊獨好?近日,沙鋼集團董事局主席沈文榮接受記者采訪時直言:"我們有合理的產品結構,一流的技術裝備,領先的成本優勢。最根本一條,我們尊重國情,研究市場,一切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 在變化前求變,贏得市場"主動權" 從7000元/噸到3000元/噸,這是去年國內鋼材價格的下降曲線。市場行情風云突變,使鋼鐵行業遭受重創。 但敏銳的市場"嗅覺",讓沙鋼在危機前搶得"先機"。早在去年四五月份,在鋼價一路攀升、行情火爆的時候,沈文榮就清醒地意識到,這樣的超額利潤不會持續太久。從5月份開始,沙鋼開始大規模清理庫存,趕在金融危機爆發前回籠資金數十億元。 "危機來了才應對,肯定來不及。但怎樣才能搶在前面應對?我們的體會是,企業要發展,就要貼近市場開發產品。不研究市場,不研究國情,怎么行?"在沈文榮看來,中國仍處于基礎建設大發展時期,這就是國情;國家4萬億用于擴大內需,很大部分用于基建,體現在鋼材上就是建筑用線材,這就是市場。 正是基于對國情的準確認識和對市場的深刻分析,沙鋼幾年前上馬高端寬厚板項目時,特意保留了120萬噸方坯組用于生產普通線材。這個曾讓不少同行難以理解的決定,在危急時刻頓顯"英雄本色"。 因為長短流程結合、長材板材結合,使得沙鋼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既可以生產高端寬厚板、熱軋板卷,又可以生產中低端建材、線材的鋼企,產品可以根據市場需求靈活調整。當國家開出4萬億投資大訂單時,沙鋼的機會來了。 "沙鋼至今產銷平衡,沒有減產。現在我們沒有一分錢的應收賬款,全部是款到發貨,徹底零庫存。"手里握有2300多萬噸的滿額訂單,沈文榮信心十足。 在"拿來"中創新,掌握市場"話語權" 在沙鋼集團的沙景寬厚板廠,記者看到了目前國內最先進的200萬噸寬厚板生產線。一個個火紅的板坯,經過一道道碾壓,最后變成一塊塊價值不菲的寬厚板。沙鋼集團黨委副書記陳曉東介紹,這條生產線的技術,集聚了11項全國第一。 技術的積累不是一日之功。沙鋼近幾年對技術裝備和生產線的改造升級,始終圍繞打造世界一流企業的目標,僅技改投入這一項就超過300億元。技術優勢,厚積薄發。沙鋼在短短半年內成功研制出用于"西氣東輸"二期工程的X80管線鋼,讓此前宣稱至少需要10年到20年時間的韓國同行大跌眼鏡。 在沙鋼,砸巨資購買設備、引進技術絕不奉行簡單的"拿來主義"。他們認為,要在技術上確立領跑優勢,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就必須不斷創新和提升。可以說,沙鋼引進每一個國外先進設備時,都融入了自己的東西。 在建設650萬噸煉鐵煉鋼項目時,沙鋼自主研發并在國內同行業中率先采用了從煉鐵到煉鋼"一包到底"的生產新工藝,減去了中間的魚雷罐車和混鐵爐裝置,從而減少了因鐵水倒包引起的熱量損失,極大地節約了能源。 還有電轉爐,別的廠都是用來專煉廢鋼,而沙鋼的電轉爐既可以煉廢鋼,也可以煉鐵水,哪個價格低就以哪個為原料。現在市場上廢鋼價低量多,就大量"吃進"廢鋼,節省成本。 在降本上發力,培育市場"領導權" 去年底,沙鋼搞了一個"大動作":給上萬名員工每人月薪增加500元,使集團人均年收入提高到近4萬元。在不少企業減產裁員的時候,沙鋼逆勢加薪,需要的不僅是豪氣,更是實力。沙鋼的實力,正源于其遙遙領先的成本優勢。 沙鋼的勞動生產率一直是全國第一,噸鋼工資成本控制能力同樣是全國第一。去年沙鋼人均鋼產量近1000噸,和國際接軌,但噸鋼工資明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成本控制能力可見一斑。沈文榮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當利潤高時,一噸鋼能賺1000多元,幾十元人工成本無足輕重;但現在利潤空間小了,甚至還要虧損,幾十元的優勢就放大了。" 工廠建在長江邊,使沙鋼天然具備了物流成本優勢。沙鋼自己的碼頭年吞吐量達5000多萬噸,員工卻只有600多人。產品從碼頭到上海,每噸只要40元,進中西部也只要200多元。從澳大利亞運來的礦石,也可以直接進入工廠碼頭。目前,沙鋼正計劃抓住當前有利時機,組建自己的運輸船隊,最大程度地降低物流成本。 還有原材料掌控帶來的成本優勢。沙鋼正在部署原料供應全球戰略,拉長產業鏈向上游挺進。在國外,沙鋼在澳大利亞分別參股和控股兩家礦產公司,儲備了10億噸的礦產資源;在國內,沙鋼在山東、山西等地建起了自己的焦炭和煤基地,確保原料長期穩定供應。 前兩年,沙鋼兼并重組淮鋼等多家鋼企,目前正按照集團化要求,統一采購和銷售,通過深度整合降低成本,加大盈利空間,提高競爭力。沈文榮表示,最近國家出臺了振興鋼鐵行業規劃,鼓勵鋼企聯合重組,沙鋼要利用這一千載難逢的有利時機,對優勢互補的企業,有選擇性地實施收購兼并重組,提高效益,確保未來5年規模翻一番。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