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金融危機給中國,甚至是全球經濟都造成了嚴重影響。在復雜多變的國外和國內經濟形勢中,既包含了導致企業經營失敗的風險因素,更孕育著激發企業抵御風險走向成功的動力,在為國內門窗業帶來挑戰的同時,也蘊藏著一些空前難得的"曙光",關鍵是中國門企是否消化得了這次金融風暴所帶來的"碩果",能否將這種"危難"轉變成"機遇"。 全國人大代表、甘肅金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志強曾說過"金融危機下,國外部分礦業公司由于經營成本偏高,融資困難,希望尋求新的合作伙伴和發展機會,對有實力的中國大企業來說,這正是海外擴張的大好時機。"對于中國門業行業,這也是一次"走出去"進行國際并購的大好機會。之前,由于國外消費者很少接觸中國門業,因此對于"中國制造"的門業產品不是很了解,這就給中國門業走向國際帶來了很大的困難。中國門企如果能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很好地利用這次機會,享譽國際就指日可待。 另一方面,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外許多企業向中國出售先進技術和設備的意識進一步增強,這對于中國的一些處于產業鏈低端的門窗企業來說正是"久旱逢甘露"。但是企業不能盲目地去購買技術和設備,一定要經過深思熟慮,找準適當的時機和購買對象,用較低的成本去獲得較高質量的技術和設備。同時,歐美的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也使一些國際知名企業進行大規模人員調整,這為中國門窗企業吸納國際精英提供了很好的基礎。 金融風暴為中國門業行業提供了新的消費市場。在國內,一些實力弱小的門企經不住金融風暴的壓力,紛紛退出市場,這為國內的一些有知名度,實力較強的大企業進一步拓寬了市場。在國外,一部分歐美國家的門企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紛紛被淘汰出局,而部分歐美主流的消費者在經濟衰退之后,將目光轉向了質優價廉的"中國制造"產品。國外市場的水到底有多深?誰也不太清楚,但這對于那些質量過硬﹑服務到位的企業來說,正是建立企業形象,鞏固品牌,走向國際化的最佳時機。 經濟衰退還給我們帶來了低成本建設和擴張的大好機會。國際油價、化工原材料、鋼材、水泥等商品價格持續下跌,導致企業正常的生產和固定資產投資的成本都會有所降低。企業難以生存,這對于政府來說也是一次危機,因此,各級政府對企業的服務意識會有所增加,各類審批程序也會有所簡化。只要門業企業能抓住這次低成本擴張的機會,變強變大也不再是奢望。 除此之外,企業還必須要練好"內功"。在弱小企業紛紛退出市場的壓力下,一定要調整心態,努力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企業只要經得起金融風暴的考驗,能在曲折的道路中前進,學會以強硬的態勢生存發展下去,在暴風雨中挺起堅強的脊背,他們的前途就會一片光明。 金融風暴的確給中國門企帶來了很大的災難,然而,挑戰下也孕育著希望,只要我們很好地消化這次金融風暴帶來的碩果,中國門業企業一定能夠抓住機遇,轉"危"為"機",在國際上必將取得傲人的成績。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