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分析認為,由于市場猜測人民幣貶值將造成美元計價的中國進口商品變得更為昂貴,導致需求進一步減弱,石油、黃金和工業金屬價格應聲下跌。
人民幣貶值刺激亞洲貨幣市場
據彭博社報道,就在中國央行連續兩次千點幅度調低人民幣中間價后,越南央行擴大越南盾交易區間。越南央行公告稱,越南盾可以在央行設定的中間價上下2%的幅度內浮動,先前浮動區間為1%。
越南盾今年年初至7月對人民幣匯率走低3%左右。不過自7月中旬以來因越南當局提振越南盾,以及近兩日中國央行大幅下調人民幣中間價的影響,越南盾對人民幣匯率已經回到年初水平。
另外,馬來西亞林吉特今日跌破1美元兌4令吉水平,為1998年來首次。印度盧比兌美元跌至64.61,為2013年9月來最低。
上午,中國央行公布8月12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為6.3306,上日中間價報6.2298,跌1008基點,上日收報6.3258。創下2012年10月11日以來新低。
中國央行隨后對外表示,當前不存在人民幣匯率持續貶值的基礎,在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下,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波動是正常的。
人民幣貶值掀連鎖反應 國際匯市期市陷震蕩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突然大跌令商品多頭措手不及。1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下調幅度達1.82%,這在海外匯市及商品市場引發連鎖反應,黃金及原油等一度大跌,美元對主要貿易對手貨幣則顯著升值。
海外輿論認為,這一市局突顯油市等商品基本面疲弱。而接受上證報采訪的專家認為,人民幣貶值有利于出口,勞動密集型行業有望受益更多。
easy-forex易信總部中國區副首席交易官朱文灝認為,這是中國央行進行外匯體制改革的最新舉措。
人民幣的貶值在海外匯市期市引發波動。在11日亞洲交易時段,美元對主要貿易伙伴國貨幣匯率跳漲。美元指數一度升至97.60上方,漲幅超過0.4%。而澳元、新西蘭元及新元等貨幣對美元匯率至少下跌1%。與此同時,商品價格下滑,紐約近月 黃金期貨以及倫敦及紐約兩地近月原油期貨價格不同程度下滑。外媒分析認為,由于市場猜測人民幣貶值將造成美元計價的中國進口商品變得更為昂貴,導致需求進一步減弱,石油、黃金和工業金屬價格應聲下跌。到了歐洲交易時段,美元逆轉走勢掉頭下滑。北京時間11日16時15分,美元指數報97.0755,跌幅0.11%。同一時間段,紐約近月黃金期貨價格報每盎司1111.70美元,漲幅0.69%。倫敦及紐約兩地近月原油期貨價格分別上揚0.54%及0.24%。但金屬價格依舊疲弱,LME三個月期銅、鎳及鋁等金屬價格跌幅在1.1%至1.9%不等。
原油分析師張永浩告訴記者,“原油波動和人民幣匯率變化呈高相關性,本質上是原油和美元的關系,絕大多數時間內美元指數與原油價格呈現明顯的負相關關系。因為當美元指數下跌時,會讓投資者加強商品持有的積極性,反之也一樣,大宗商品下跌時,避險情緒上升 ,投資者選擇持有美元。而另一方面,美元指數走高,人民幣匯率下降。”
中國讓人民幣貶值將進一步強化油市基本面疲弱的看法。但也有人認為,原油等大宗商品主要以美元結算,受人民幣貶值的實質影響不大。中宇資訊成品油分析師桑瀟說,“人民幣貶值對原油影響不大,人民幣此前保持對美元的相對穩定,而對非美元貨幣出現相對持續升值,人民幣貶值主要是受此外圍國際金融環境壓力和內部通脹壓力影響。而原油以美元計價,原油價格與美元走勢呈負相關關系,美元走高對原油價格形成反向打壓,油價下滑,反之亦然。”
另外,有從事海外原油交易的人士也向上證報記者表示,人民幣貶值對原油主要是心理上的影響,美元指數不掛鉤人民幣,考慮行業供需和美元強勢,近期原油仍維持看空。至于外貿方面,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人民幣貶值意味著出口的每一塊收益可以換得更多人民幣,有助于帶動出口。
其中,勞動密集型產品,由于收益邊際低導致價格敏感性很高,人民幣貶值使得其更受益。“事實上,人民幣還有進一步貶值空間,一個原因是隨著美國退出量化寬松美元升值,世界各國的貨幣都在貶值,資本外流壓力大;另一個原因是當前無論出口還是中國經濟壓力都太大,保持強勢的人民幣對中國經濟壓力很大。”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