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公布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十條意見,《意見》提出,為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山東省將加強“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金融服務,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和持續健康發展。
《意見》要求,增強信貸服務有效性、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完善企業轉貸應急機制、創新抵(質)押融資方式、推動企業多渠道融資、鼓勵企業并購重組、加強金融逆周期調節機制建設、培育誠信守法金融文化、化解重點領域風險隱患、建立金融案件處置綠色通道。
其中,要求積極引導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增強主動服務意識,制定精準度高、因企而異的信貸投放措施。對“5+4”(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煉油、輪胎、煤炭、化工)等傳統行業的優質企業特別是技術升級改造項目,要及時給予有力支持;對傳統行業中有訂單、有品牌、有效益、暫時出現流動性緊張的企業,要有針對性地運用收回再貸、續貸展期、資產置換等手段,幫助企業化解危機;對無市場無前途的“僵尸企業”,要逐戶制定風險處置化解方案,避免“一刀切”式的信貸退出,除依法實施破產清算外,還應積極創造條件促進企業兼并重組,實現各方利益最大化。切實維護銀行信貸資產權益,防止企業在重組改造中懸空逃廢銀行債權。
此外意見表示,2016年將繼續執行重點行業升級改造貸款貼息政策。強化政府性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準公益職能,擴大融資擔保和風險補償基金規模,在符合國家、省規定條件的貸款擔保業務發生風險時,融資擔保機構、風險補償基金、貸款銀行等要按合同約定合理分擔損失。對誠實守信、風險控制能力強、經濟社會效益好的融資擔保機構,銀行業金融機構應通過降低準入門檻、降低保證金比例、提高融資放大倍數等措施給予有力支持。
山東作為電解鋁企業的集中地,電解鋁總產能占全國總產能的22.5%,此《意見》或對電解鋁企業有一定的扶持作用,幫助企業在轉型過程中,解決企業的融資困難及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問題。但具體《意見》細則未出,暫時無法判定其對企業的實際利好程度。
上海有色網鋼鐵分析師張軼超認為,在供給側改革的大環境下,淘汰落后產能,幫助鋼廠優化生產結構,最終達成去產能的目標,長期而言利好于鋼材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