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2017年是我國建筑業大發展的一年,裝配式建筑的大力推行,促使我國建筑業整體轉型升級。黨和國家十分重視建筑業發展情況,這不單單關乎國家經濟平穩運行,更關乎億萬百姓的民生。為此,自頂層設計開始,我國不斷在裝配式建筑方面推出重磅政策,強力推進建筑業改革,引導裝配式建筑健康發展。
僅在2017年,全國有數十項關于裝配式建筑的產業政策落地,同時相繼出臺了裝配式建筑的相關評價標準、技術規范和工程計價消耗量定額標準等。例如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7)19號],提出大力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推廣智能和裝配式建筑,力爭10年左右的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0%。提升建筑設計水平,加強技術研發,完善工程建設表。堅持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一體化裝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應用,推動建造方式創新,大力發展裝配式混凝土和鋼結構建筑。在建筑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明確了,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15%的目標,建設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推動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和現代木結構發展。大力發展鋼結構建筑,引導新建公共建筑優先采用鋼結構,積極穩妥推廣鋼結構住宅。這也為未來一段時間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十三五”期間的“工作目標、重點任務、保障措施”和示范城市、產業基地管理辦法。
2018年全國建筑鋼結構行業大會在此背景下勝利召開。本屆年會由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上海市金屬結構行業協會主辦,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建筑鋼結構分會與上海鋼之杰鋼結構建筑系統有限公司承辦,更得到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寶山區人民政府,上海寶冶集團有限公司,山東冠洲股份有限公司,杭蕭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吸引了來自全國近千家企業參會,更有來自港、澳、臺及日本等地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參與其中。
本屆年會在為期兩天的會期中涵蓋了大量信息,以時下最新鮮的產業政策為切入點,結合最前沿的的行業技術,邀請到行業內周緒紅院士、聶建國院士、汪大綏大師、毛志兵總工等知名學者做技術交流報告,會議采取1+N的形式,圍繞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推廣,舉辦多場材料、技術、產品和集成建筑管理的論壇、報告會,根據企業發展需要,邀請部隊營建系統領導,召開軍民融合軍企交流會,與中日鋼結構行業協會交流會、鋼結構建筑前沿技術論壇、鋼結構建筑發展高端論壇等活動,傳遞產業政策咨訊,引領行業可持續發展。
作為本屆年會的重頭戲,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副秘書長、建筑鋼結構分會會長黨保衛公布的行業年報顯示,2017年全國房屋建筑施工面積78148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房屋新開工面積17865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7%;房屋竣工面積101486萬平方米,同比降低4.4%;建筑業增加值55689億元,同比增長4.3%。其中2017年鋼結構產值5100億元,占建筑業總產值比例為2.38%。在建筑鋼結構用鋼量方面,鋼結構產量占總鋼產量的7.4%,較2016年同比增長近10%。結合數據,我們發現鋼結構建筑應用方面廣泛應用于大跨度工業廠房、單層和多層廠房、倉儲、庫房、大型公共設施等領域,而公路、橋梁在近兩年有了較大的發展,但也必須看到,鋼結構在居住類建筑中的應用比例依然偏低。
2017年,協會組織對我國鋼結構建筑行業的發展狀況進行了廣泛調研,重點對100多家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會員單位2017年的主要經濟指標進行抽樣研析,對1000多家會員與非會員企業、在建的1462多個鋼結構專業工程項目和740多個總承包項目(含鋼結構專業)進行了行業統計,170個有一定規模的鋼結構建筑竣工項目進行了現場調研,面積達1900平方米,約占全國2017年房屋建筑總的竣工面積的2%。鋼結構完成產能5萬噸上骨干企業數量總數自2015年起超過50家。會員企業2017年完成海外出口鋼結構產量102萬噸,出口金屬板63.84億元。會員企業獲得國家級工法2項;省部級工法253項;獲得專利1216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32項;在編國家和行業標準57項;地方標準60項;獲得國家級質量類獎項321項;省部級質量類獎項390項;行業和其他類獎項372項;獲得省市表彰178次,檢查評比達標1005次。
作為協會重點推進的鋼結構企業開展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試點工作,自2014年起,多維聯合集團有限公司等43家鋼結構專業企業先后取得該資質。兩批企業完成和在施以鋼結構為主體工程的建筑施工總承包項目439項,合同額618余億元,總建筑面積2187余萬平方米。其中竣工項目190余項,竣工項目建筑面積810余萬平米。三年來,試點企業承接工程的能力進一步增強,業績有較大幅的的提升。第一批試點企業2016年總產值比2014年增長24億元,產量增加135.7萬噸。第一批試點企業2016年總產值比2014年平均提高13.1%,產量平均增幅為11.0%;第二批試點企業2016年總產值比2015年增長36億元,產量增加23.9萬噸。第二批試點企業2016年產值比2015年平均提高28.9%,產量平均增幅為31.7%。兩批試點企業累計承攬EPC、PPP項目118項,承攬項目建筑面積達801.7萬平方米,占整個試點工程總建筑面積的36.6%,合同額264.1億元,占整個試點工程合同額的42.7%。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分會要結合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當前的發展形勢,進一步強化行業發展的擔當責任,引領行業繼續科學、綠色、健康發展,努力做好以下重點工作:
1.推動裝配式鋼結構建筑與建筑產業現代化
(1)對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技術體系進行梳理研究
(2)對企業創新技術體系的行業內評估與建議
(3)推動行業企業做綠色建筑的示范企業,推動綠色建造發展
2.引導行業用質量和誠信構建企業品牌,加強行業的質量與誠信建設。
(1)利用中國鋼結構金獎工程的評審,進行質量創優的培訓與示范工程的引領
(2)構建裝配式鋼結構部品、構配件等工廠生產的行業認證體系,包括:鋼構件的生產、圍護體系(金屬和非金屬的)的部品、部件
(3)行業的誠信評價
3.編制行業系列團體標準,推動行業的標準化建設。
(1)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施工技術規程
(2)鋼結構住宅質量通病與防治
(3)金屬屋墻面設計與施工技術規程
黨的“十九大”召開后,推廣裝配式建筑,是提高建筑業高質量、高效益發展的建筑生產方式轉型,,繼續推進了裝配式鋼結構建筑與鋼結構住宅發展,重點解決四大系統之間的協同問題;解決各系統內部的協同問題;突出體現裝配式建筑的整體性能和可持續性。技術升級要著眼全建筑;全壽命;全協同;全環節;全過程。完善生產建造體系;創新集成建筑設計;優化部品部件生產;提升裝配建造水平;推進建筑全裝修;提高推動整體標準建設。并積極踐行一帶一路,海外事業平穩有序發展。
本屆年會上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宣布成立集成房屋分會以及國家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產業技術創新聯盟。還同時發布了2017年度的鋼結構建筑行業多項引人注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