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同時也付出了沉重的資源和環境代價,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趨尖銳,這與我國資源利用效率相對低下密切相關。以上問題嚴重制約了我國未來的發展,需要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之下,通過發展循環經濟等途徑加以解決。國際國內的經驗證明,發展循環經濟意義重大:一是為經濟發展開辟新的資源;二是可以有效減少污染物的排放;三是有利于提高經濟效益。木材保護主要通過木材防腐、干燥、阻燃和改性等改善木材的使用性能、延長木材及其制品的使用期限,節約和合理利用木材資源,對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保護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具有現實意義。 "十一五"期間,我國確定了建設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發展可持續、循環經濟的目標,2005年底,國務院轉發了國家發改委等12個政府部門《關于加快推進木材節約和代用工作意見》(國辦發〔2005〕58號文),提出了2010年,木材防腐比例提高到占國內商品木材產量的5%左右,要求推行木材保護技術,延長木制品使用期限。鼓勵對木材進行防腐、防蟲(蟻)、防霉、干燥、阻燃、改性等保護處理,實施木材保護工程等目標和工作任務。因此,我國現代木材保護工業從無到有,發展快速,這與國家經濟發展政策層面導向有著直接關系。另一方面,現代人們越來越偏重追求生活環境的舒適、溫馨,即人性化。而木材所構成的局部環境,則最接近自然,符合人類本性追求。經濟發達和大城市木制房屋和別墅的興起,便是其中最明顯的例證。而木材在戶外和作為景觀使用,必須經過防腐處理才更經濟、更耐用、更安全、更節約,與國民的消費水平提高,消費觀念的改變有關。 一、我國木材保護行業發展現狀 我國開展木材保護尤其在木材防腐方面歷史悠久,但CCA、ACQ水載型木材防腐劑、木材改性等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究和應用還不到10年時間,木材保護產業已逐漸成為一個新興的朝陽產業。近半年,木材節約發展中心先后走訪了北京、四川、安徽、廣東、上海、江西、江蘇、吉林、浙江等省市,選擇木材保護行業重點企業進行了專題調查和研究,深入了解了木材防腐行業生產、技術狀況,尤其針對全球金融危機行業帶來的影響,以及市場經營情況等,此次調研也為有關部門制訂政策提供了基礎支撐。 (一)企業數量增多,生產規模擴大。 目前,我國從事木材防腐、干燥、阻燃、改性等木材保護生產經營企業已超過1000家,其中木材防腐生產企業已由2000年前30多家,發展到340多家,防腐木材年生產能力已超過600萬立方米。近兩年,每年向社會提供防腐木材超過200萬立方米,按延長木材使用期限3 8倍測算,每年至少可節約木材1000萬立方米。 從企業生產條件看,2000年前,除鐵道部所屬8家國營木材防腐廠配套設施比較完備外,一些民營木材防腐企業大都沒有固定設施和獨立的生產車間,廠房占地面積也不過10畝。近幾年,隨著業務拓展,不少企業,如上海大不同木業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正山木結構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大莊防腐材料有限公司、江西東源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蕪湖博鼎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東莞瑞和防腐木材有限公司、廣州豐勝木業有限公司、蘇州中瑞嘉珩景觀木業有限公司、長春新陽光防腐木業有限公司、上海潮發木業有限公司等一批木材防腐企業已經建設或正在建設新的廠房,生產規模和產品品種也在不短增加。 (二)技術水平提高,產品應用范圍擴大。 我國科研院所及部分木材保護產品生產企業對新型木材防腐劑、木材防蟲(蟻)劑、木材阻燃劑的技術研究與開發水平取得明顯進展,防腐木材、阻燃木材、改性木材(包括炭化木)生產設備自動化水平不斷提高,木材保護產品應用范圍不斷擴大。東莞天保木材防護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大不同木業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天河新凱木材防腐廠、四川露森木材防腐科技有限公司、鷹潭凱密克木材保護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在新型木材防腐劑研究與開發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取得了一些新成果。目前,防腐木材、阻燃木材、改性木材(包括炭化木)等新型木材保護產品已經越來越多地應用于建筑木結構、園林景觀、家具、門窗等,其中防腐木材已經應用于奧運和世博會等國家重點工程。 (三)市場需求擴大。 我國加入WTO以后,大量國外國家防腐木材產品涌進國門,隨之一些先進的防腐技術、防腐設備也接踵而來,從而使我國木業界明顯感覺到與國際水平的差異,防腐木材產品使用上的經濟性、耐久性、安全性和實用性。盡管當時投資成本要高一些,但由于其使用壽命長,而減少了今后的維修費、更換費以及由此帶來的隱性損失(如因維修不得不搬遷或停工停業等)。因此,防腐木產品在建設和生活方面的使用越來越深入人心。現代建筑以及家居生活使用防腐木材的覆蓋面加大了。例如北京奧運場館以及大量的城市(包括發達地區的農村)現代家居外環境使用木制人行道、刪欄、樓梯、扶手、走廊、小橋等等,甚至戶外使用的木制地板、木制家具也已大量出現。所有這些現實需求,都構成和加大了對防腐木材產品的需求力度。 二、為推動木材保護工業的發展,木材節約發展中心所做工作 中心為推進木材節約和代用工作發展,著重從行業組織建立、法規標準研究、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人員培訓、技術經驗交流、宣傳教育、示范推廣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組織開展了木材節約代用政策、發展規劃及標準的研究和起草工作。還邀請美國、加拿大、新西蘭、馬來西亞、瑞典、芬蘭、日本、德國、法國等國家的木材保護專家以及國際木材保護研究組織的官員來中國進行技術交流、講座。組織中國木材防腐企業家赴新西蘭、澳大利亞和美國進行考察。正是這些工作的開展,促進和引導了我國木材木材節約和代用行業尤其木材保護行業快速、健康地發展。 (一)標準化工作加快,標準體系初步建立。 2000年前,我國在木材干燥、木材阻燃、木材防腐等木材保護方面的標準不多,尤其是木材防腐方面的標準更少。在國家標準委、商務部、住建部等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重視木材保護標準體系建設,中心率先提出了木材節約代用標準子體系及中國商用木材保護標準體系框架。我國木材保護標準體系分別列入了國家《2005 2007年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標準發展規劃》和《2008 2010年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標準發展規劃》。目前,木材節約發展中心已經組織完成了30多個木材保護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起草工作,其中《商用木材及其制品標志》、《水載型防腐劑和阻燃劑主要成分的測定》、《防腐木材化學分析前的濕灰化方法》、《銅氨(胺)季銨鹽(ACQ)木材防腐劑》、《銅鉻砷(CCA)木材防腐劑》、《真空和(或)壓力浸注(處理)用木材防腐設備機組》、《銅唑-B型(CA B)木材防腐劑》、《銅唑-A型(CBA A)木材防腐劑》、《木材防腐設備機組》、《防腐木材》、《木材保護管理規范》、《防腐木材生產規范》、《木材防腐工廠安全規范第1部分工廠設計》、《木材防腐工廠安全規范第2部分操作》等部分標準已發布實施或通過專家審定即將發布實施。2008年6月,住建部還批準了木材節約發展中心提出的《防腐木材工程應用技術規范》工程建設類國家標準,并委托我中心負責組織起草。至此,我國木材保護標準體系就基本形成,企業無標可依的局面將得到根本性改變。隨著這些標準的發布實施,我國木材保護行業包括原料、設備、產品、檢測等標準在內的標準體系將初步建立起來。為了做好《規劃》確定的標準工作,2006年我們聘請了32位木材保護行業專家組建了全國木材節約和代用專家顧問組木材保護標準工作委員會。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