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2018年,我國智能門鎖全年的總產、銷量達到1400萬套左右,增幅近80%,產值首度超過百億元大關。在這跌宕起伏的2018年,整個智能門鎖產業的發展為大家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與此同時,我們也發現,2018年上半年蒙頭狂奔的行業增幅,在下半年突然被踩了剎車,增長幅度的變化開始逐漸歸于理性。
無論從產品端還是市場端,這種理性都讓我們對市場的變幻莫測難以琢磨,產品形態,市場形態、消費形態等等都在發生著不同的變化。于是,在2018年最后的1個月和2019年的第1個月,我們對整個智能門鎖的市場判斷失去了準確的方向。
撥開云霧看日月,透過現象看本質。為了從迷茫之中探索未來智能門鎖發展的趨勢,我們整理了2018年的市場大數據及2019年第一季度近四十家企業的走訪調研內容,然后我們通過幾個維度來看一下2019年甚至未來了2-3年中智能門鎖的發展關鍵詞都是什么?
關鍵詞之一:競爭
“競爭”是在今年第一季度市場調研過程中企業給予我們反饋最多的關鍵詞之一。走訪過程中,絕大部分企業都在提及2019年甚至未來的競爭將會是什么樣的?是高舉高打還是深耕細做?是出現巨頭級企業還是像如今一樣的千鎖大戰?特別是在越來越多的IT、電子、家電等跨業巨頭紛紛進入到智能門鎖產業之后,競爭到底會形成什么樣的態勢?是降維打擊還是平等相對?
針對這一系列問題,我們可以從相關數據之中尋找答案。據我中心不完全統計,2018年鎖具市場總出貨量最多、銷售額最高的仍然是傳統的智能門鎖企業,所謂的IT、電子、家電等跨業領域企業仍處于追趕者的狀態。但在2018年年底,跨業企業開始出現分水嶺,雖然絕大部分跨業企業仍然處于試水階段,但以小米為代表的跨業企業開始發力,其攜品牌、供應鏈、渠道等諸多優勢在2019年第一季度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同時各大跨業企業也進入了行業的深水區。
因此,我們從傳統電子門鎖企業及跨業企業的情況來判斷:在2019年甚至未來的2-3年內,整個智能門鎖行業的競爭維度將會是從跨業試水階段進入到跨業競爭階段。而跨業之間將會出現兩面性,即深度介入和產業護城河,一方面大舉進入,另一方面為了防止被別人超越而做好產業護城河準備。同時,專業電子門鎖企業同跨業企業之間在競爭的同時也會進入深度合作階段,競爭的維度將會圍繞著智能家居、IOT、3C、門配、安防產品等多個屬性展開。
關鍵詞之二:品牌
“品牌”同樣是在今年第一季度市場調研中被提及頻率最多的關鍵詞之一。大部分企業都知道品牌的重要性,也明白運營好一個品牌的意義,可是隨著跨界品牌如小米、華為、京東、蘇寧、中興、聯想、美的、海爾、菲利浦、格力、甚至是正泰、公牛等巨頭級品牌的進入并逐漸在智能門鎖市場生根發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門鎖領域的品牌取向和發展方向。
與大品牌同維度競爭?還是堅守自己原有的品牌觀?亦或是從其它的方面發生變化?其實從今年第一季度的市場調研情況來看,隨著跨業品牌的進入,智能門鎖產業品牌運營的格局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用翻天覆地來形容也不為過。
但我們放大整個維度來看,無論從整個制造業的業態還是智能門鎖制造業的業態來看,品牌都在發生著變化,而這種變化不僅僅是跨業帶來了,更是商業變革期帶來的變化。傳統品牌運營的文化、理念、傳播的維度都在發生著改變,產品化、服務化、情懷化、工業流程化的品牌傳播深刻地影響著各行各業,特別是新興的智能門鎖產業,既有傳統的五金制造業,也有新興的移動互聯網介入,導致了這種品牌的發展格局發生了巨大轉變。
在2019年,甚至未來的2-3年內智能門鎖產業的品牌運營將會繼續呈現“混亂中有秩序,但秩序終將會走向主流”的狀態。因為運營的變化,智能門鎖產業的品牌發展也將會出現兩頭大的“扁擔”形狀,一方面大格局的智能門鎖品牌將會出現,另一方面小品牌甚至無品牌運作的企業也將會大量存在,中間的智能門鎖品牌將會向兩端演進,而這種演進很可能是無序的,跨業大品牌并非一定會成為智能門鎖行業的領軍品牌,而傳統智能門鎖品牌也并不一定弱勢,這種變化將會隨著市場大格局的變化而變化。
關鍵詞之三:產品
“產品”這個關鍵詞在最近的市場調研中被很多企業所提及。從2018年的下半年至今,智能門鎖產品一方面是同質化現象嚴重,一款新產品出來還未成為經典款,就會被大家紛紛“致敬”;另一方面,從2018年下半年至今,各大智能門鎖企業從屏下指紋、超薄、全可視、新外觀等方面紛紛推出大量的新款產品,甚至是概念款產品,可謂是亂花漸欲迷人眼,一入芳林滿眼春。
但與此同時,我們也發現,本該穩定至上的智能門鎖產品開始以半年甚至是三個月時限為基礎進行頻繁的更新迭代,那么長此以往,智能門鎖產品的穩定和更新該如何來把握?到底要做什么樣的產品才是真正適合的?這都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問題。
筆者從2018年及今年第一季度的的企業、市場調研中發現,智能門鎖的產品變化雖然很大,但本質并沒有發生改變,變化的是外延。通俗的講,無論智能門鎖以什么樣的形態、功能、外觀來體現,其本質是不變的。
以質量穩定為基礎,保障安全、便利為核心,滿足市場和消費者對功能性、審美性的需求。這其中產品質量穩定是基礎,沒有穩定的產品質量,所有的一切都將成為空談,只有在穩定的基礎之上才可以談產品的安全、便利、功能、外觀等。
所以盡管現在的產品變化大,但從調研的數據來看,絕大部分有志深耕智能門鎖產業的企業都將產品質量放在了第一位,將質量提升放在了企業發展的最基礎、最核心的地位。一位智能門鎖企業的老總說過:“現在企業銷量上來了,膽子卻小了,新品驗證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小心、小心。”而從國家政策層面上來看,在未來可預見的2-3年內,產品質量從嚴監管、高質量發展都已成為必然,這將進一步加強企業對產品質量的重視程度。
因此,我們可以預計2019年甚至未來的2-3年內:智能門鎖的產品將會以質量為基礎,以安全、便利為核心向前演進,通過技術、工藝等方面的創新,進而不斷提升產品體驗以滿足消費的需求,這將會成為智能門鎖產業發展的主流趨勢。
關鍵詞之四:價格
“價格”是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市場調研中被提及最多,也被吐槽最多的關鍵詞之一。一方面,由于現在企業數量劇增所導致的競爭日趨激烈,價格下行速度偏快,中國制造業價格競爭的特點顯現日趨明顯;另一方面,隨著一些互聯網品牌如360、小米等千元機的大量涌入市場,直接沖擊了智能門鎖產業原有的價格體系。
繼續進行價格戰,打到刺刀見紅為止?還是固守原有的價格體系看著銷量下滑保障利潤率?這是讓現在的智能門鎖生產企業普遍感到迷茫的問題。究其根本,如果從更長的時期來看智能門鎖產品的價格,其實是可以看到一絲端倪的。
目前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市場的價格,第一,智能門鎖經歷了凈投入期、負利潤期、低利潤期、再到2016、2017年回報期,其實絕大部分早期介入的智能門鎖產品在經歷了幾個時期的堅持后,大量的投入開始進入回收期,但價格開始下行,銷量的高速增長無法彌補利潤的下滑,導致了行業普遍不適應現象的出現;
第二,雖然近兩年大量新入行的企業進入到智能門鎖產業之中,但在品牌、產品、服務等方面的積累仍稍顯薄弱(包括跨界的互聯網、電子、家電等巨頭),所以其進入的最佳方式就是以價格為切入點,同時攜品牌、產品、功能等優勢對產業進行收割,沖擊了原有的格局,使行業出現了普遍的不適應。
我們從長期發展的眼光來看,智能門鎖產品的平均價格下滑將是大趨勢,這是任何一個國家制造業成熟的標志之一。同時,我們也要清醒的認識到,價格下行并不是無底限的,價格的下行是要在以產品質量為保障的基礎之上通過工藝、技術、供應鏈的改善來一并實現的,并不是單純的降價,底限非常明顯。
從近半年的市場調研數據來看,以無底限沖擊市場的產品在2019年第一季度都很艱難,但有底限的產品反而情況較好。與此同時,平均價格的下滑并不代表著所有產品的價格都將下滑,任何的產品都有高、中、低端之分,不是所有的智能門鎖產品都打著“低端”的標簽,高端產品仍然會長期、持續性的存在。
從產業數據來看,目前利潤/產銷量最好的并非是價格最低的企業,產銷量最多的10家企業的平均出廠價格仍然高于國內高位區間,可見市場給出了最好的判斷。
因此我們可以判斷:盡管在2019年甚至未來的2-3年內仍然會有大量的智能門鎖企業企圖通過單純的價格戰來獲取市場份額,但這將會十分慘烈,生存機率渺茫。而以產品為基礎的價格、品牌、渠道、商業模式、服務等多維度的競爭將會成為必然的選擇,不同端位的價格體系將會逐漸成熟,價格將會成為不同維度競爭的顯性、隱性并舉的要求而并非僅僅是單純的價格之戰。
關鍵詞之五:市場
“市場”這個關鍵詞在近一個月的企業及市場調研中多次被提及,大部分受訪企業都在困惑:市場淡了?市場消失了?市場哪里去了?產品賣到哪個市場?甚至做了十幾年的“老鎖具人”都在迷茫智能門鎖的市場在哪里。智能門鎖的市場丟失了嗎?市場真的淡了嗎?消費者真的找不到了嗎?市場真的看不準了嗎?
拉開時間線,我們看一下智能門鎖的市場脈絡,最初的市場方向主要停留在專業的建材市場,這是我中心當初首次市場調研的主戰場,之后出現在電商、旗艦店、社區,然后是在專業的賣場內大量出現,而最近兩年,3C賣場內也開始大量出現智能門鎖產品,這使得智能門鎖的建材屬性正逐漸被電子消費品、數碼產品、安全產品、建材產品的綜合體所取代,所以市場也在發生著變化。
與此同時,消費群體也從最開始的高收入群體過渡到以年輕一代互聯網原住民為主的消費群,兩者的需求將會越來越細化,市場區隔看似簡單卻涇渭分明。正是因為同比過去的急速變化,讓行業突然之間開始無所適從,不知道市場在哪里,產品賣向哪里,如何銷售產品,這本來不是問題的問題卻成為了難題。其實市場就在眼前,觸手可及,但是在商業重構期的當下,智能鎖這片藍海離行業雖只有咫尺之遠,但卻同樣需要深耕細做、嚴格區分。
數據來源:《2018年中國智能門鎖產業及市場分析調研報告》
因此我們預計:在2019年甚至未來的2-3年內,智能門鎖企業在認準市場的前景之后將會大舉在精準的市場內運做,并會獲得良好的收益,在市場的重構期內誰先找到目標市場,并有針對性的進行操作,誰將會成為行業的領軍企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