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今年一季度,受基礎設施投資、房地產投資帶動,防水行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均保持高速增長。經過幾年的努力,防水行業在市場集中度、質量提升、裝備水平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績,但同時還存在著落后產能過剩、職業技能水平不高、有效需求不足等問題。未來幾年,防水行業將在全產業鏈質量提升、工程質量保證保險、職業技能培訓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促進行業高質量高效益可持續健康發展。
發展背景
固定資產投資
1月~4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55747億元,同比增長6.1%,增速比1月~3月回落0.2個百分點。從環比速度看,4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0.45%。
房地產開發
1月~4月,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增速維持高位,住宅開發投資額占比持續擴大。1月~4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額為34217億元,同比增長11.9%,增速較1月~3月提高0.1個百分點,維持高位水平。其中,住宅開發投資額為24925億元,同比增長16.8%,增速較1月~3月回落0.5個百分點,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為72.8%,占比較1月~3月繼續擴大0.3個百分點。
全國新開工面積同比增速明顯回升,房屋竣工面積同比降幅小幅收窄。1月~4月,全國房屋新開工面積為5.9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3.1%,增幅較1月~3月擴大1.2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為4333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3.8%,增幅較1月~3月擴大2.3個百分點。
基礎設施建設
1月~4月,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4.4%,增速與一季度持平,比去年全年加快0.6個百分點。基礎設施投資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投資增長37.6%,信息傳輸業投資增長26.1%,鐵路運輸業投資增長12.3%,道路運輸業投資增長7%。
國家發展改革委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密集批復總投資上萬億元的鐵路和城軌項目,一季度各地又有大批新項目陸續開工。
根據中國鐵路總公司出臺的年度建設計劃,今年新開工鐵路里程預計達到6800公里,比上一年增加45%。今年,全國水利建設投資繼續推進172項重大水利工程開工進度,雄安新區大規模建設序幕正式拉開,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總投資達749億元的建設項目全面鋪開。
行業現狀
經濟發展現狀
1月~3月,規模以上建筑防水材料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累計198.6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6.3%。
1月~3月,規模以上建筑防水材料工業利潤總額累計12.0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5.87%。
上市公司發展情況
1月~3月,東方雨虹、科順股份和凱倫股份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保持兩位數增長,其中凱倫股份營業收入增長79.74%,科順股份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83.42%。
行業發展成就
行業集中度逐年提升:2018年12月,規模以上企業共784家,較2013年初增長70.06%。
產品合格率明顯上升:
技術裝備水平國際化:重點大型企業技術裝備水平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行業問題
生產端:落后產能過剩
通過查詢各省市質監部門網站可知,全國獲得建筑防水卷材生產許可證的企業超過1220家。協會多年來配合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開展證后監管活動,發現獲證企業生產“無標”“低標”和無證產品的現象較為普遍,獲證企業中仍存在一些不滿足許可條件的情況。防水行業落后產能過剩,“無標”“低標”和無證產品沖擊市場,嚴重破壞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的形成。
隨著簡政放權不斷深化,即將取消建筑防水卷材生產許可證管理,防水行業將沒有行政門檻,行業管理將更加困難。
服務端:施工職業技能不高
全國建筑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臺數據顯示,全國獲得防水防腐保溫工程專業承包資質的企業超過12000家,從事建筑防水施工的防水工人數預計超過200萬。我國的防水勞務人員主要由農民工構成,90%以上人員未接受過系統的防水職業技能培訓,職業技術水平不高。職業化工人的匱乏直接導致優質的防水材料無法有效轉化為不漏水的建筑防水工程,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生活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
工程端:需求側有天花板
防水產品的有效需求不足,下游市場對于“無標”“低標”和無證產品仍存在較大需求。
防水產品的應用范圍較為穩定,應用量受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開發等影響。既有建筑改造、翻修市場不規范,對優質產品需求不足。
實施措施
貫徹相關產業政策,繼續深化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國家政策、市場規則和科技創新為發展動力,以質量安全、節能環保、安全生產、行政許可等產業政策和市場機制為發展支撐,全面淘汰落后產能和非標產品。
積極參與政府主管部門的產業政策制定工作,加強質量安全管理和認證體系建設,并推出相關行業政策。
探索后生產許可證管理機制。雖然防水卷材還屬于生產許可證管理產品,但是隨著簡政放權的不斷深入,防水行業隨時有可能進入后生產許可證時代。協會將積極探索后生產許可證時代的管理機制。
繼續推動全產業鏈質量提升。行業的最終使命是構建安全持久、綠色健康、溫馨舒適的生存環境,協會將繼續開展產品、工程和服務全產業鏈質量提升工作,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推動行業重組。協會將進一步優化行業資源配置,推動資本與產業相結合,促進行業重組整合,鼓勵產能合作共贏,大幅提高行業集中度,推動構建行業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以科技創新推動行業發展。協會將繼續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文件精神,在科技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指導下開展兩年一屆的“建筑防水行業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評選活動,向全行業展示最新的防水技術;協會將繼續搭建國際技術交流平臺,召開第四屆國際防水高端論壇;繼續擴大行業專家隊伍,發揮專家的引領作用。
通過標準提升引領行業。協會將繼續通過制修訂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不斷健全防水標準體系,滿足市場需要,規范行業發展,推動技術進步。
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參與國家標準《防水工職業標準》的編制工作,繼續開展防水工的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編制防水工培訓教材,舉辦兩年一屆的中國技能大賽(防水工競賽),繼續開展注冊培訓師培訓和注冊建筑師繼續教育。
搭建行業交流平臺。繼續舉辦種植屋面、單層屋面、涂料技術、密封材料、金屬屋面、瓦屋面、企業管理、節能環保等領域的研討會。搭建建筑防水行業社團組織交流平臺,加強與各防水協會的交流與合作。在上海舉辦第十七屆中國國際屋面和建筑防水技術展覽會。
搭建信用建設平臺。截至2018年11月,共166家防水企業參加了協會組織的信用評價工作,有115家企業的信用評價等級仍在有效期內。明年,協會將繼續搭建行業信用建設平臺,為會員企業免費提供信用評價和評審工作。
加強國際交流。繼續組織走訪歐美先進實驗室、國際型企業、國際展會等,加大與國際屋面聯合會(IFD)的合作力度。發揮國際屋面聯盟的作用,把國外領先技術引入中國。鼓勵會員企業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探索“走出去”路徑,開辟國際市場。
備戰2020年世界青年屋面工冠軍賽(IFD大賽)。自2014年開始,協會開始組織中國防水企業參加IFD大賽,目前已經積累了豐富的培訓選手和參賽經驗。明年,協會將加大與IFD的溝通力度,全面開展2020年IFD大賽籌備工作。
房地產開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