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被動房技術從本世紀初由德國引進到中國,雖然時間不長,但由于這項技術順應社會發展要求,低碳環保,節約能源,切中污染嚴重的時代弊端,在霧霾治理還不能一蹴而就的今天很受人們歡迎,所以,這項技術很快就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認可,得到“主動”傳播,正迅速推廣開來。
01
就像世界上沒有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一樣,被動房技術也不可能馬上應用到所有的房子之中,更不可能一下子就解決了所有房子的節能環保問題。也就是說,被動房技術也有“死角”,也有它的尷尬和無奈,不能一夜之間就讓天下的“廣廈”都“被動”起來。原因很簡單,這是因為被動房技術需要持續的創新,需要研究突破這些技術難題,但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何時能夠解決,到底能不能解決,還需要我們翹首以待。
02
被動房在世界各國的推廣應用已經證明,它確實是一種節約能源,減少污染,保護環境,恢復生態,有益健康的新型住宅,這種因住宅而誕生,因住宅而崛起,因住宅而走紅的建筑模式,目前最大的成功也是在住宅領域。
近來來,在類似于住宅環境的學校、養老院、醫院的病房、手術室等等建筑進行了示范推廣,而且獲得了成功。
被動房好處多多,人見人愛,很快從歐洲到了亞洲,從德國到了中國,大有方興未艾,走向全球之勢。
那么,如此之好的被動房技術為什么不馬上全面開花,在所有的房子上推廣使用呢?
比如說,在大型工廠、大型商場、機場、火車站等建筑上應用。
03
這個問題問得好。
但遺憾的是,對于這個問題,專家們的回答卻“十分被動”,因為就目前的被動房技術而言,采用被動房技術建設幾萬平米、幾十萬平米的大型工廠等建筑,幾乎是不可能的。
大型工廠、大型商場等建筑與住宅建筑的規模、樣式、用途等等差異較大,屬于不同類建筑。這些建筑空間巨大,人員流動性強,人員、物資出入頻繁,空氣污染嚴重,油漆、蒸氣等廢氣要排放,通風漏氣不能封閉等等原因,導致這些建筑目前都不具備應用“被動房技術”的條件。
因此,所有關心被動房技術,特別是對被動房技術比較熱衷,但對被動房技術還不十分清楚的人們,一定要頭腦冷靜,不要盲目樂觀,一哄而起,更不要以為被動房技術現在就可以“房房都適用,人人享幽靜”,立竿見影就能全面普及,到處開花結果。
04
把所有的房子都“被動”起來,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被動房自從誕生之初,就制定了嚴格的六項基本條件和五個守恒標準。
六項基本條件:
高效的保溫、良好的氣密性、無熱橋措施、被動式門窗、新風系統、合理的建筑朝向。
五個守恒標準:
恒溫:室內溫度保持在20-26度之間;
恒濕:室內相對濕度在35-65%之間;
恒氧: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小于1000PPM;
恒靜:室內噪音小于35分貝:
恒潔:室內PM2.5小于35。
這“六基本五守恒”決定了為什么被動房技術只能選擇在住宅、公寓樓、學校、養老院等范圍應用。
因為這些房子可以控制的面積較小,人員固定,人流物流較少,能夠做到室內封閉,無嚴重污染。能夠保證被動房舒適健康的室內效果。
05
如果要想把被動房技術運用到建設大規模的工廠建設中,建造被動式工廠,這就很難做到了,至少目前很難做到。
至于在車間建設中部分采納被動房技術或者設計出被動房的一兩個“微型車間”、實驗室、樣品間等,也并非不可能,但他們絕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被動式工廠,也不能叫做“被動式廠房”,更不能和真正的被動房概念混為一談。
道理很簡單:
首先,被動房技術雖然已經在住宅建筑上得到了很好的應用,但是在工廠車間推廣就非常難了,因為工廠每天要進出貨物,有著頻繁的人流、物流。同時工廠的除塵系統,每天持續地向室外排放灰塵和有害氣體,室內的正常空氣也一同排出室外,被動房要求的室內恒定的溫度、濕度、含氧量以及低噪音、無污染等根本無法保證。
其次,被動房有著非常好的密封性能,在里面的每個人每天需要30立方米的新鮮空氣,需要采用新風系統為室內持續不斷地輸送。被動房有的需要安裝雙道門,保證室內氣密性能,做到密不透風,減少能量、氧氣和水分等有益元素的流失,同時避免出現室內負壓,這對于住宅建筑來說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因為住宅居住環境中只有享受生活的人,而且人員是相對固定的。
但在工廠巨大又密封的廠房里面,如何實現新風交換?除塵系統持續不斷地排放污染空氣,室內的負壓如何解決?
為了解決負壓必然要開窗、開門或者補風。這樣夏天將進入大量的熱氣,冬天將刮進大量的冷風和塵土,不但污染環境,還將帶來巨大的能源消耗,無法保證被動房所要求的效果。
06
其實,對于以上兩個問題,在2018年3月德國慕尼黑舉辦的第22屆國際被動房大會上,就曾有許多專家提出了質疑,但無果而終。
總之,就目前階段而言,被動房技術在工業廠房建設應用方面還真是力不能及,十分“被動”,十分遺憾。
也許今后這個問題隨著被動房技術的發展和進步會得到解決,但目前依然是無法攻克的難題,這是不爭的事實。
值得慶幸的是,技術在進步,創新在繼續,相信來自世界各國的頂尖被動房專家們,孜孜以求,不斷研究,共同探索世界被動房的所有難題,“被動式工廠”或許會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