紗窗、紗門是人們居家生活中既重要,又容易被忽視的部分。由于使用的季節性比較強,因此人們往往在夏季才會想起它們的存在。最近,被一些關于紗窗和紗門問題所困擾的消費者逐漸多了起來,筆者隨即帶著消費者的問題,對北京的紗窗、紗門市場進行了一次調研。 樣品展示難窺全貌產品選擇余地不大 在一家大型家居建材賣場,筆者找到了銷售門窗的展區,然而在展區中走了一圈,筆者發現所有的店面展出銷售的都是塑鋼門窗,并沒有見到紗窗、紗門的蹤跡。 筆者隨即走進一家店面,詢問是否有紗門銷售?店員表示有,并且指著店內一角靠墻擺放的一個小"道具"給筆者看。那是一個高約40厘米,寬約30厘米的微型窗框,上面正反兩面展示著兩扇微型紗門。筆者嘗試推拉了一下紗門,由于尺寸小,而且并沒有固定在墻上,紗門給人的感覺很不牢固,推拉也不順暢。當筆者詢問是否有實際大小的樣品時,得到了否定的回答。在其它店面,筆者發現雖然幾乎所有的店面都銷售紗窗、紗門,但樣品卻毫無例外都是微型的,令人很難直觀感受到產品的實際安裝效果和使用效果。 一位店員告訴了筆者這其中的原因:"我們這些店都是塑鋼門窗廠家的,我們本身不做紗窗、紗門。紗窗、紗門廠家只是把他們的樣品放在我們這里展示,這里又不是他們的專營店,所以樣品都是小的,基本不占用店面的地方。" 對于紗窗、紗門這類體驗性較強的商品來說,消費者在購買前都希望能夠體驗到產品的真實安裝效果和使用效果,只提供給消費者一個"迷你樣本",顯然不能夠令顧客滿意。 除了樣品展示不夠充分外,筆者發現紗窗、紗門的款式也極其有限。一位店員告訴筆者;"紗窗、紗門本來款型就很少,框架都大同小異,要么平開,要么推拉;紗有的是可折疊的,有的是不可折疊的。沒有別的款式了。" 價格差異明顯質量差別不大? 雖然紗窗、紗門的款式都大同小異,但在價格上的差異卻十分巨大。單就紗門來說,在逛了幾家家居建材賣場和超市之后,筆者發現,最便宜的紗門報價是150元一延米,而且商家暗示如果不止購買一個,還可以請示公司,再進行優惠。不過,價格昂貴的紗門也不在少數,640元、880元、甚至上千元一延米的產品也能在市場上見到。而在北五環外的一些路邊小建材店中,想買到100元左右一延米的紗門也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一般來說,產品價格上的巨大差異一般都會體現在品牌、產品質量以及售后服務等方面。在某賣場的一家店面中,有兩款看起來十分相似的紗門,一款是170元一延米,一款則是240元一延米。當筆者詢問其中的差別時,店員表示,這是由于品牌的差異。"便宜的是國內中檔品牌,貴的是臺灣知名品牌。" 當筆者問及"價格差異是不是因為產品用料不同"時,店員說出了耐人尋味的話:"其實鋁合金的厚度都差不多,用紗的質量也差不多,主要還是牌子不一樣。這就和衣服是一個道理 一件T恤,大牌子肯定貴,小牌子肯定便宜,你說質量能差多少?" 在另一家賣場的店面中,當筆者詢問為何有的紗門要五六百元一延米,有的才一百多元一延米時,店員這樣告訴筆者:"那是因為店面不一樣。店要是開在高檔的地方,店面開支大,價格肯定也會高。我們這個產品在高檔賣場也有店面,不過他們那里的價位比我們這里高多了,其實產品質量都是一樣的。" 不過在調查中,多數銷售者還是表示,產品質量肯定會在價格上有所體現。比如,大品牌的紗門在生產過程中,一個彈簧的成本可能就要2元錢左右,而一些小品牌用幾毛錢的彈簧是很常見的。這些成本上的差異肯定會在銷售價格上有所體現,也必然會造成產品質量的差別 優秀的紗窗、紗門能保證十年的使用壽命,甚至更長,而低劣產品可能只用一兩年就框架變形或是關鍵零部件損壞了。 在售后服務方面,選擇大品牌的產品對于消費者來說肯定會更有保障。一般來說,規范廠家都會給予消費者三年質保的承諾,而如果消費者購買了小廠家的產品,很可能會遭遇到門窗出了問題,卻已然找不到該廠家銷售點的困境。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