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這是一個所有玻璃全是異形的雙曲面幕墻工程;
這是一個21240塊玻璃尺寸各不相同的幕墻工程;
這是鄭州市異形玻璃幕墻工程的一個地標性建筑——融創文化大廈項目,施工難度超乎想象。
中建七局建裝公司幕墻事業部主動出擊,挑戰高難度,創造新業績。
接受挑戰
融創文化大廈位于鄭東新區龍子湖博學路與平安大道交匯處,又名“局外”。項目由4層裙樓和11層主樓組成。幕墻事業部主要施工玻璃幕墻、屋面采光頂等工程,玻璃幕墻總面積達到2.68萬平方米,裝飾高點為83.84米。
中建七局建裝公司雖然此前施工過同類項目,但這個項目難度更大,所以事業部領導班子經過慎重研究,決定委派一級建造師、曾擔任過多個裝飾項目總工的宋永波擔任項目經理,與執行經理黃彥光、總工班紅偉等8名管理人員組成了一個技術過硬的項目部,于2017年5月開進現場,前期施工準備全面展開。
宋永波介紹接受任務的情況時說:“從參加工作開始,我先后參與施工過五六個項目,但都是普通裝飾項目,大多也只有20%的玻璃是異形的,像融創大廈這樣全都是異形玻璃,還比較少見!但我仍然毫不猶豫地接受了挑戰!”
業內人士都清楚,對于傳統幕墻施工來說,假如是24層的大樓,層高一樣,所有玻璃規格尺寸相同,在下料時,只需要計算好一層玻璃的尺寸,也就等于解決了全部樓層的下料問題。
但是,融創文化大廈項目外立面的玻璃面層板塊尺寸達到5平方米,共計約21240塊玻璃,每塊玻璃尺寸均不相同,3132支主龍骨上下兩個坐標點、22576支次龍骨左右兩個坐標點,每個坐標點均需要全站儀準確定位。如此繁雜規格的玻璃尺寸、如此多的坐標點,三維測量工作量在全省范圍內前所未有,因此,骨架定位、玻璃提料、安裝等工藝成為項目施工的重點和難點。
攻堅克難
“公司和事業部領導高度重視該項目,派出9名設計人員配合。我們成立了3個小組,每組3人,先在電腦上用犀牛軟件對龍骨、玻璃進行等比例的放樣定位,做出每一支龍骨的兩個坐標,標出每一塊玻璃的規格尺寸,投放到地上,再用全站儀打點,然后進行主龍骨和次龍骨的拼裝焊接,進行玻璃尺寸的復核?!彼斡啦ń榻B說。
融創文化大廈整體是一朵蓮花的形狀,4層裙樓是三個花瓣形的玻璃幕墻,5-15層的主樓是四個花瓣形的玻璃幕墻,因為鋁合金型材達不到設計和造型要求,所以,必須得用鋼骨架。鋼骨架主龍骨和次龍骨采用的都是不同直徑的方管。由于鋼管的管徑大、彎曲弧線要求精度高,每根彎曲的弧線還不一致,加工安裝和現場制作困難很大。項目部技術人員和施工人員多次論證后,推出了在現場地面拼接鋼骨架,拼接好后用吊車吊裝的施工方案。這種方案要求施工班組必須具備坐標轉換的能力和高超的施工技術。原有的施工班組不具備這樣的水平,為此,公司和項目部又深入考察了6個知名玻璃幕墻班組施工的異型鋼結構項目,并要求現場做出實體樣板比較效果,終選定了一家技術能力強的鋼結構公司拼接幕墻鋼骨架。
幕墻鋼骨架是四根主龍骨組成一拼,寬約6米,高約27米。這樣做,能夠在第四根主龍骨處設一道伸縮縫以減少變形;并且四根主龍骨一拼的重量正好使用50噸的吊車吊裝,能夠確保精度。
黃彥光說:“施工中,項目部將骨架深化為實體模型,對每一根骨架進行編號,并將尺寸、空間坐標等都進行了詳細的注明,以確保在吊裝時一一對應?!?nbsp;
施工班組根據已提取的坐標數據,把立面的坐標數據轉換為平面的坐標數據,并按設計要求的曲線制作成形,使用全站儀對骨架進行放樣拼接,保證誤差不超過5毫米。鋼骨架拼接完成后,打磨噴漆,使用吊車對骨架板塊進行吊裝,繼續用全站儀進行控制,確保吊裝精準。
完美呈現
“采光頂是一個花生的形狀,共17拼,跨度20多米,玻璃下料首次采用了激光逆向掃描成像技術,再與BIM相結合,確保了不同規格尺寸的玻璃下料精準?!彼斡啦ㄕf。
因為采光頂在60多米高的部位,為了確保安全,避免焊渣之類的掉下去傷及現場施工人員,項目部把鋼骨架的吊裝和焊接安排在晚上10點鐘以后,這時,人們一般都下班了,下邊也沒有行人通過。在四周照明燈亮如白晝的光線下,一個經過白天養精蓄銳的施工班組,夜里上班,集中作業,用連續15天的夜間施工,采光頂的骨架安裝順利完成。接著,他們對每一塊經過精心計算提料的異型玻璃,也一一吊裝,一次性安裝合格率達到95.92%。
項目部經過對加工制作,現場安裝每道工序的嚴格控制,解決了眾多技術難題,優質高效地完成了施工任務,并順利通過竣工驗收,其《提高異形玻璃面層安裝一次驗收合格率》獲得河南省工程建設QC成果二等獎,受到業主和專家的一致好評。
目前,該項目已接受過10余個業主單位的參觀考察,為企業今后承接更多的類似項目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如今,造型別致、層次分明的融創文化大廈,以四面流暢順滑的水波形雙曲面輪廓,加上垂直向上的鋁合金方管和輕盈百變的玻璃幕墻,仿佛一朵晶瑩剔透的蓮花矗立在龍子湖畔,藝術與自然和諧統一,展現出美輪美奐的裝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