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2019年行程過半,經歷了年初的寬松期后,房企的融資現狀不容樂觀。
據克而瑞監測數據統計,2019年上半年95家典型房企融資總額為7169.2億元,同比下降3.6%,環比則增長了16.4%。
國內融資環境收緊,房企紛紛轉向海外發債。據時代數據統計,截至5月26日,今年赴境外發美元債的中國開發商累計達到51家。其中,A股上市的有12家,港股上市的有37家,美股上市的有1家。51家開發商累計發美元債98次,合計386.58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國內外融資渠道紛紛收緊的大背景下,償債高峰也如約而至。國金證券研究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房企到期的債券總量為2272.68億元(約329億美元),同比上漲了44.26%。
而來自克而瑞的數據亦顯示,2019年下半年95家重點房企的到期債券為1706億元,是2018年全年到期債券的75%。長期來看,2020年房企債券到期規模將進一步突破5000億元,2021年突破6000億元,未來償債壓力也將進一步上升。
面對極速變化的融資市場,房企也在不斷調整自己的戰略。9月3日,時代傳媒發布了2019中國地產時代百強榜的子榜《中國房地產融資能力榜TOP20》,在融資戰場上,上榜企業的融資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據悉,本次榜單的評測依托“時代傳媒地產數據庫”,通過旗下大數據平臺時代數據,對各大房企近三年的發債、總負債等數據進行建模分析,綜合打分。
從榜單來看,穩居前三的是恒大、碧桂園、萬科。上述三家房企融資成績分別為6.06、4.09、3.09,近三年來的發債總額分別為1275.8億元、485.7億元、348億元。
而擁有央企背景的華潤置地、招商蛇口、中海地產融資優勢也頗為明顯,其中華潤置地與招商蛇口的融資能力分別位列第十、十一。而在融資成本普遍水漲船高的背景下,上述三家房企融資成本也僅為4.45%、4.91%、4.28%,處于行業較低水平。
融資寒潮下,各大房企各尋出路。《中國房地產融資能力榜TOP20》的發布,也折射出目前的行業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