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早在2018年的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就進一步強調,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加快標準化建設,提高建筑技術水平和工程質量。住建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我國將以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為重點,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用10年左右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0%。
目前,我國裝配式建筑占比不到5%左右,與發達國家還存在一定差距。業內專家預測,未來10年中國裝配式建筑的市場規模累計將達到2.5萬億元,市場發展空間巨大。
無論是從政策導向還是市場導向來看,裝配式建筑都將成為新建建筑的重要發展方向。這一次,裝配式建筑真正地迎來了“政策大爆發”的利好時機。
為什么國家主推的裝配式建筑會成為大勢所趨?存在以下幾點原因:
01裝配式建筑擁有模塊化、定制化、高效化、綠色化等特點。
02與發達國家差距較大,建筑工業化率將快速提升
當前,日本、美國、瑞典等國的建筑工業化率在都在70%-80%,而我國建筑工業化率僅有5%。相比于發達國家,我國建筑業仍處在非常低的工業化水平。
03頂層設計完善,地方細則落地
從2013年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綠色建筑行動方案》開始,國家密集頒布關于推廣裝配式建筑的政策文件。
同時全國31省相繼出臺了裝配式建筑扶持政策和補貼標準,確定全國和各省市裝配式示范基地和項目,有的更是把裝配式建筑的任務目標確定到縣市,為裝配式建筑的發展保駕護航。
04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勞動成本快速攀升
傳統的混凝土澆筑模式是典型的勞動力密集型生產方式。過去數十年,現澆混凝土式的建筑模式受益于我國豐富的勞動力資源而廣泛發展。但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勞動力成本的快速攀升,這一模式將難以為繼。
05裝配式造價會大大降低
隨著裝配式建筑的大力推廣,預制構件產量越來越大,標準化率大幅提升。裝配式建造模式成本將快速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