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昨天,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介紹了2020年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11月,國民經濟恢復態勢持續顯現。值得一提的是,“雙11”購物狂歡帶來消費回暖。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514億元,同比增長5.0%;1至11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105374億元,同比增長11.5%。付凌暉表示,從前11個月數據來看,中國有望成為全球今年經濟增速為正的唯一主要經濟體。
三大產業發展形勢較好
隨著深入推進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我國三大產業都呈現出較好發展形勢。第一產業方面,根據最新出爐的數據,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第二、第三產業也在加速回暖。11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0%,增速比10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環比增長1.03%。1至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比1至10月份加快0.5個百分點。
服務業方面,11月份,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8.0%,比10月份上升0.6個百分點。1至11月份,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下降0.7%,降幅比1-10月份收窄0.9個百分點。從行業情況看,鐵路運輸、航空運輸、電信廣播電視衛星傳輸服務、金融業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氣區間。
付凌暉分析,從前11個月經濟復蘇情況看,中國經濟四季度增速有望比三季度繼續加快。由此,中國有望成為今年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全年經濟正增長的經濟體。
“雙11”拉動消費持續回暖
剛剛過去的11月,持續半個月的“雙11”購物狂歡讓不少市民在線上線下盡情消費。市民消費“戰績”也反映到了11月的消費數據上。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514億元,同比增長5%,比上個月加快0.6個百分點。從主要商品結構來看,升級類商品消費增速較快,多數增幅在20%以上。
在“雙11”推動下,網上購物繼續保持高增長勢頭,前11個月,全國網上零售額105374億元,同比增長11.5%。令人欣喜的是,與此同時,線下實體店的銷售也在恢復。前11個月,實體店零售額降幅比前10個月收窄1.5個百分點。
付凌暉表示,下一階段,消費持續穩定增長還有很多有利條件。隨著經濟的恢復,就業在擴大,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同時,企業效益在改善。再加上近期出臺了一些促進消費增長的政策,比如推進新一輪的新能源汽車下鄉和家電以舊換新等。
除消費外,投資也是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1至11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2.6%,比1至10月份加快0.8個百分點;11月份環比增長2.8%。值得一提的是,11月民間投資同比增長0.2%,增速年內首次轉正。
豬肉降價致11年來CPI首降
隨著經濟復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從年初“破5”一路漲幅下降,甚至在11月出現了近11年來首次下降情況。對此,付凌暉表示,11月CPI下降主要是食品價格下降導致。而食品價格下降的主因是自去年起價格突然上漲的豬肉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下降,11月環比降幅達12.5%。豬肉價格下降主要有兩個因素,一是豬肉產能恢復,二是去年同期價格較高。
付凌暉表示,應該看到,扣除能源和食品價格,核心CPI漲幅為0.5%,已連續多月處于較為穩定區間。未來,物價保持穩定也有不少有利條件,包括消費端復蘇回暖,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保持穩定,全年糧食實現豐收,生豬產能恢復,各地持續推行保價穩供措施等,相信物價將會持續保持在合理水平。
此外,就業也是民生熱點問題。1至11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99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22.1%。11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比10月份下降0.1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下降;其中25至59歲人口調查失業率為4.7%,下降0.1個百分點。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比10月份下降0.1個百分點。11月份,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6.9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