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核心導讀:不漲等死的困境下,應對大范圍的原材料漲價,涂料企業紛紛上調產品價格。但涂料漲價傳導到終端市場,打亂了行業原有的正常供應鏈模式,限貨、囤貨或者惜售,價格暗戰橫行,以次充好、假冒偽劣死灰復燃,短期內惡性競爭加劇,行業內卷可能無法避免。
為了應對大范圍的原材料漲價潮,今年以來,所有的涂料企業幾乎都使出了渾身解數,但還是有心無力難以有效化解漲價帶來的層層壓力。
不漲等死的困境下,走投無路的涂料企業似乎只剩一條路可走:上調產品價格。
之前報價沒想到,漲得誰都沒想到。特殊時期,請先詢價再下單。
自10月18日起,三棵樹對工程產品進行價格上調,具體調整幅度如下:外墻涂料上調5%-15%,內墻涂料上調5%-20%,基輔材產品上調5%-35%,地坪涂料上調10%-40%,一體板上調5%-25%,保溫板上調5%-30%。
10月13日,富思特發布產品調價通知。其中,外墻涂料上調3%-15%,內墻涂料上調3%-15%,基輔材上調5%-10%,地坪涂料上調10%-20%,一體板上調3%-12%,保溫板上調5%-12%;新價格自10月18日開始執行。
10月13日,萊恩斯發布產品調價通知。公司表示,綜合多家行業分析數據,預測至2022年上半年,原材料上漲趨勢依然不止,上漲幅度之大已經超出公司正常承受范圍。經研究決定,自2022年2月1日起,萊恩斯全系產品價格上調10-15%。
截至目前,阿克蘇諾貝爾、立邦、佐敦、三棵樹、亞士創能、紫荊花、中華制漆、久諾、巴德士、紫荊花、展辰、百川漆、圣工漆、美涂士、富思特、萊恩斯、晨陽、遠大洪雨、美日防水等國內外涂料企業紛紛發布漲價函,涉及了工程涂料、防水涂料、家具漆、工業漆等涂料全品類。漲幅普遍在5%-25%之間,最高40%。
然而,伴隨涂料產品相繼漲價,我們還關注到涂料主要原材料企業龍佰集團鈦白粉年內九連漲,乳液巨頭巴德富七連漲。
從今年年初以來,國際大宗商品開啟瘋漲模式,帶動大部分原材料價格紛紛走高,而某些關鍵原材料更是一天一個價,甚至出現斷貨現象。原材料的價格飆漲讓涂料企業的利潤急劇下滑。
據集泰股份10月14日早間披露,2021年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僅有2300萬元-2900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9.24%-75.61%。集泰股份稱,受建筑膠主要原材料價格大漲的影響,建筑膠產品毛利率受到不利影響,導致公司凈利潤下降。
原材料端的瘋狂漲價,如今擊鼓傳花,不僅傳導到了頻頻承壓的涂料企業身上,更是轉嫁到了終端市場。
涂料漲價究竟帶來了哪些“后遺癥”?
部分原材料連漲九輪,而縱觀涂料企業迄今為止,大多數是漲了三輪而已。不難看出,涂料企業一直在漲與不漲的漩渦中掙扎。通過聯合采購增強議價能力,加強內控提質增效,甚至打通上游投資自造原材料等多種方式積極應對,延緩漲價向終端市場傳導。
然而,當所有的方法用盡,不足以緩解成本端的壓力,疊加本次“能耗雙控”對整體產業鏈、供應鏈的影響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涂料產品漲價向下傳導壓力實屬無奈之舉。可能會存在兩種極端情況:一是下游開工率高,導致上游產品價格持續上漲;二是下游開工率低,上游即使不限產,產品銷售也會出現無法估量的問題。行業內卷可能無法避免。
漲價雖然一定程度化解了原材料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但不少涂料企業擔心,漲價將打消終端市場的購買欲望,不利于疫情后市場的恢復。
實際上,去年疫情造成的市場消極影響至今還未減退,個別城市出現疫情反復,人員流動性受到很多限制,很多用戶摒棄或者暫緩施工。某企業市場總監坦言,盡管大品牌質量有保障,但并不是不可替代。疫情影響下,很多用戶削減了采購支出及裝飾的需求。該企業擔心,在市場信心還沒有完全恢復的當下,迫于原材料漲價而漲價,將導致用戶會選擇其他有價格優勢的小牌子,對企業而言得不償失。
涂料漲價可能導致行業短期內惡性競爭加劇。
一家代工涂料企業稱,由于原材料不斷漲價,優質的原材料貨源十分緊張,甲方又不提高加工費的情況下,他們不得不在某些不太注意的地方偷工減料,雖然價格沒變,但供貨的質量卻明顯下降了。
一家涂料企業明確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如果一些關鍵原材料也這樣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產品質量肯定無法得到保證。而如果大家都去效仿,就會導致劣質驅逐良幣,市場上被粗制濫造的產品充斥,后果將不堪設想。
在漲價潮中資本有限抗風險能力不強的中小涂料企業面臨生死劫。生,走向合并并購或貼牌生產。死,特別是垂死掙扎時或成害群之馬,假冒偽劣以次充好將重新抬頭,破壞行業生態。價格暗戰橫行,或對品牌企業造成短期沖擊,損失難以估計。
漲價打亂了行業原有的正常供應鏈模式,囤貨和斷供現象時有發生。一企業負責人稱,當前原材料采購很多都是現金交易,沒有企業再愿意采用月結的模式,像鈦白粉這樣緊俏的關鍵原材料,已連續漲價了九輪,乳液漲了七輪,我們曾在第四輪囤了一批貨,現在也快用光了,再采購還要準備更多現金。因此,除了我們產品上調了5-20%外,還要求必須先付款再供貨。經銷商都稱現金流不足,壓力太大。但我們不限貨和惜售,又擔心資金不足,影響正常供應。同時,他也承認,漲價并不能完全化解原材料漲價及短缺的危機,囤貨或者惜售,會造成行業供應鏈進一步失衡。
中外涂料網資深觀察員趙中鵬認為,當前的漲價已是一個不可避免的潮流趨勢,涂料企業越是這個時候,越是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定力。
涂料漲價后遺癥積極的一面,是一個倒逼企業改良革新的機遇。企業要節約能源,控制成本,加強儲備,提高綜合應對危機的能力,同時梳理完善暢通銷售渠道,隨著產業集中度的大幅提升,只有經受過考驗的企業才能迎來真正長久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