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在剛剛過去的牛年,我們不輕松,也不容易。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嚴峻,世界大部分地區仍然深陷危機,不能自拔;中美關系膠著的情緒依然揮之不去,我國在科技創新領域被“卡脖子”的問題道阻且長……
在剛剛過去的牛年,我們也不平凡,不簡單。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天問一號成功著陸火星,中國航天員入駐空間站天和核心艙開啟太空探索新征程,白鶴灘水電站“起舞”金沙江,時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懸浮系統正式下線……同時,我們有143家企業上榜《財富》世界500強,超越美國的122家;包括建材企業在內的眾多中國企業除了大舉躍入世界500強行列,還有更多企業進入“全球最受尊敬企業”榜單中。
中國企業力量在世界舞臺上崛起,趨勢十分明顯,即便在國內外局勢如此復雜多變的牛年,也是如此。個中原因,恐怕就在于我們在黨的堅強領導下走出了一條全然不同的道路。“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我們黨用一百年的奮斗史告訴每一個中國人,向善而行才能堅不可摧。
我們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建設科技工作者深知,科技創新只有服務于人類共同追求的價值和利益,才能更好地“讓人民生活幸福”。他們心之所向,不是簡單地為了發展而發展,不再盲目追求規模增長,不為一己之利,而是心中裝著“人民生活幸福”,裝著綠水青山,裝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向善之心和向善而行,正在開始結下累累碩果。
近年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但也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正在呈現——科學技術的發展不僅改變了世界,影響著國家的前途命運,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品質,但同時,也給社會生活帶來很大挑戰。
智能化的工廠里和工地上,一線工人越來越少,大部分苦活累活和危險操作都由機器人去干了。企業用工成本隨著工人減少而降低,但對富余勞動力而言,就業機會減少了,可能還會導致失業率升高,增加社會不穩定因素。近年來,隨著基因編輯、腦機接口等新技術的發展,顛覆了人們對生命和自然的認知,觸及了道德倫理底線;而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發展,則從另一方面對人的隱私權、信息知情與選擇權形成挑戰。
科技發展的確帶來了效能提升,但也讓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改造變得幾近瘋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讓我們回歸到對于發展本質的理解和把握上,科技用好了是發展的利器,用不好也可能成為風險的源頭。
在剛剛過去的牛年,建材行業在綠色低碳轉型發展中努力實現自我突破和自主可控,在國家重大工程建設中提供關鍵材料支撐,在保障航空航天、國防軍工、疫情防控等重大領域中都作出了突出貢獻。正是因為一直走在向善而行的大道上,才實現了建材行業的大發展和大突破。我們作為一家服務大建設行業的國家媒體、產業大報,倍感自豪。
虎年來臨,注定不凡,值得期待。
疫情的不確定性疊加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給出了“穩”這個關鍵詞。穩,就是多一些克制,少一些放縱。
科技也需要穩,理性地回歸基礎研究,在“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問題上下真功夫,見真功夫,切不可有投機取巧之心。要讓科技向善成為科技強國的護城河,讓更高水平的科技向善創新,助力我們在實現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穩健、更扎實。讓科技向善蔚然成風,讓一切背離初心的所謂的科技創新退出歷史舞臺,這明顯已經成為共識。
實現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不僅是產業的大命題,更應該成為我們每一個人美好生活方式的選擇。讓儉以養德扎根于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扎根于每一個企業文化中。到那個時候,減污降碳節能環保或將迎刃而解。
新春,冬奧圣火在北京點燃。今年,我們將迎來黨的二十大,這是我們黨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進而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值此特殊歷史時期,我們唯有拿出最大的決心和勇氣,“致廣大而盡精微”,向善而行,才能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