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論宏觀思路,川門不及北門(泛指黃河以北的木門)那么灑脫大氣;若論細節工藝,川門又比不上珠三角的同行那么精益求精。品牌、渠道一窮二白的,你滿足于偏安一隅、外"狼"逼近的現狀嗎?
短腿走路難逃"劫數" 不能等"整錯了"才從頭再來
"這次隨團赴京考察了TATA木門之后,我突然發現自己過去似乎‘整錯了’。"當一位經營木門已超十年之久的老總略帶沉痛地說出這句話,記者似乎看到川門老總悲哀的縮影。
"長期以來只在小圈子內搞窩里斗的結果,讓四川木門喪失了產業鏈條競爭的優勢。"對"內訌"有著切膚之痛的德開木業總經理葉雨認為,"我們既不像近鄰重慶有產量位居全國前列的企業誕生,也不比北京、廣東等地擁有多個強勢品牌起到當地門業提升的帶動作用。"
金融危機的到來,似乎讓木門品牌一夜之間都意識到全國市場的重要性,只有足夠強勢的渠道才能在每一波經濟低潮期為企業化解銷售壓力。這一現狀使得原本安于西南區域的川門感到了痛苦,"我們只能在產業鏈的生產環節賺到10%~15%的利潤,這種最低端的地位將在全國強勢品牌哄搶蛋糕之后更加明顯。"多家川門代表如是抱怨。
對于四川門業來說,短期之內實現華麗轉身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奢望。"雖然早在2007年年底四川木門專委會成立之時就提出產業升級,但通過我們調研發現,川門短腿走路的局面短期內還無法改變。"九正傳媒CEO、《裝飾商報》常務副總編汪注女士說。
"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從頭再來。"這句歌詞雖振振有辭,但在眾多門業經營者看來不過是一句笑談。要知道,木門行業進入成本不高,但就算是三五年的門業新丁也必定動輒千萬計的資金投入,要想撤出或是從零做起的斷臂之痛豈是"從頭再來"能一語帶過的。如果川門在近兩年內還不能實現思維轉變、觀念提升,下一波市場化浪潮的洗禮將是面容模糊的四川門企,尤其是資金困難、品牌缺失、可替代性強的中小門企一場無法避免的生死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