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今年的物業企業中報季已經“收官”。除了奧園健康于8月31日在港交所公告稱2022年中期業績無法按時刊發,以及恒大物業、彩生活已持續停牌近半年的企業外,50余家港股A股物業企業的2022年半年報均已披露。
從在管面積TOP10頭部物業企業公布的半年報成績單來看,在管面積前10的物業企業均保持了不錯的營業收入和同比增速,但在營業收入規模穩步增長的情況下,“增收不增利”問題也日益凸顯。
中國房地產報記者統計發現,在管面積前10的物業企業有5家出現了凈利潤同比增速下降的情況,下降幅度從-10.3%至-75.9%不等。平均來看,在管面積前10的物業企業的2022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增幅達到了25.78%,而凈利潤的同期增速卻為-1.62%。
“無論是住宅物業還是商業物業、寫字樓物業,從疫情開始都運營成本上漲的情況,而同期的收費情況只有一線城市的住宅部分相對穩定,商業部分無論是商場和寫字樓都存在空置率增高的情況。”一家港股上市物業企業北京公司高管告訴記者,物管企業利潤趨薄的情況,將延續至今年全年。
“獨立性是目前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去年中報時,很多物管企業毛利率和凈利率便出現下滑的趨勢。而關聯方質押貸款和關聯方應收賬款問題,也日益突出。
“投資者會擔憂物業企業的資金情況受到關聯地產企業影響。隨著房地產行業銷售增速放緩、融資渠道收緊,房地產企業經營壓力顯著增大,部分房地產企業為了緩解危機,控制物業服務上市公司為其‘輸血’,甚至鋌而走險采取違規手段,為物業上市公司帶來經營隱患,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投資者信心,恐慌情緒有所蔓延。”中指研究院物業事業部總經理牛曉娟對此表示。
8月17日,雅生活發布2022半年度業績,營業收入增長22%至76.2億元,但毛利率減少3.1個百分點至26.9%,凈利潤11.5億元,同比減少10.3%。股東應占凈利也同比減少7.4%至10.58億元。雅生活本期關聯方應收賬款同比增速是108.5%,幾乎是營業收入增速的5倍;占營業收入比重也高達35%。
今年上半年,雅生活來自關聯方的貿易應收賬款為26.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超過10億元,其他應收賬款為8.3億元。
鑒于業內一直有上市物管公司“輸血”母公司的前車之鑒,市場對此多有擔憂。對此,雅生活管理層回應稱,從未出現與雅居樂未經披露的關聯交易和資金來往。
“如何更好地保證物管企業自身經營的獨立性,是物管企業目前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牛曉娟表示。
運營費用高企、持有型物業收入減少
面對凈利潤增速放緩的通病,許多物業企業給出的另一個癥結是成本上漲、運營費用高企。
8月26日,港股綠城服務發布2022財年中報。公司在2022年1月1日至6月30日實現營業收入68.28億元,同比增長22.01%,歸屬母公司凈利潤3.41億元,同比下降37.61%元。
據野村發布研究報告稱,已將綠城服務的評級由“買入”降至“中性”,將2022年至2024年盈利預測下調17%至22%,其下調評級的主要理由為“建筑面積增長放緩、較低毛利率和較高營運費用”。
以另外一家國資物業企業為例。今年上半年,招商積余的物業管理毛利率下滑至10.98%。從具體營業收入板塊上看,上半年,占招商積余總收入9成的物管收入的毛利率為10.98%,其中,住宅板塊、非住宅板塊、平臺增值服務以及專業增值服務的毛利率分別為8.55%、12.1%、5.23%、14.08%,物業管理業務整體毛利水平為11.24%。
對于“增收不增利”的問題,招商積余方面給出的理由是:今年上半年,由于受疫情影響,購物中心經營、酒店出租經營等持有型物業收入減少,以及按國家政策減免房產租金,招商積余資產管理業務較去年同期下滑20.25%,至2.15億元。2022年上半年減免租金4530萬元,全年預計減免租金約8629萬元。
“在管項目如果以非住宅業態為主,比如寫字樓、產業園區為主,全年毛利率和凈利潤會更低更少。在一線城市,今年被要求減租的情況也比較普遍。”前述接受采訪的上市物業企業高管對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