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安居樂業是人民幸福重要的表現形式。近年來,住房城鄉建設部緊抓“安居”這個基點,鼓勵企業研發好產品、好材料、好設備,舉全行業之力建造綠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努力讓群眾能夠住得健康、用得安全方便。
圍繞住建部提出的“好房子”概念,杭蕭鋼構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劉曉光在近期舉辦的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城市建設博覽會上,結合杭蕭鋼構專注鋼結構建筑領域多年積累的技術研發經驗與創新實踐,分享了他的見解。
綠色低碳為基打造“好房子”
在劉曉光看來,“好房子”不僅要外觀美觀、戶型合理、質量可靠,更重要的是要性能好,要具備安全、健康、舒適、節能環保、綠色低碳的特點。“杭蕭鋼構一直將安全、環保、綠色低碳的理念融入自身‘血脈’,這一點從公司對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的布局以及綠色建材應用體系的構建中就可見一斑。”
裝配式建筑被視為建筑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路徑之一,對實現國家“雙碳”目標具有積極作用。近年來,鼓勵裝配式建筑已成為現階段我國重要的建筑產業政策之一,其中《“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中要求,要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積極推進高品質鋼結構住宅建設,鼓勵學校、醫院等公共建筑優先采用鋼結構,培育一批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
作為鋼結構行業的建筑集成服務商,杭蕭鋼構自創立以來就一直深耕于鋼結構住宅領域,在設計、制造、施工(安裝)輕型鋼結構、橋梁鋼結構、大跨度空間鋼結構、多高層鋼結構、超高層鋼結構、鋼結構住宅和綠色建材等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持續助力建筑領域的綠色轉型。
談及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備受重視的原因,劉曉光指出,與傳統的混凝土結構相比,鋼結構建筑天然就具備綠色環保的優勢。一是鋼結構材料具備輕質高強的特點。在其看來,因鋼結構材料獨特的優勢,當相同的建筑以鋼結構筑建,其結構材料用量遠小于以混凝土結構筑建的材料用量,因此在節省材料方面作用凸顯。“材料減少了,它自然而然就會變得綠色和環保。”
“二是鋼結構建筑的大部分構件可以通過工廠進行工業化生產,并在現場進行裝配化施工,其施工工期比傳統的混凝土建筑要提前約30%,施工過程中還能夠減少垃圾排放、降低揚塵和噪音污染。三是鋼結構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符合循環經濟的原則。當鋼結構建筑的使用壽命到期后,鋼結構材料基本上都可以進行回收利用。”劉曉光說道。
基于上述鋼結構建筑的優勢,杭蕭鋼構自研的第三代鋼結構住宅體系——鋼管混凝土束結構住宅建筑體系不僅施工周期短、質量可靠,還能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和節能減排。
此外,劉曉光認為,研發“好材料”、生產“好材料”對于建設“好房子”同樣意義重大。除了在建造時使用鋼結構,綠色建材的生產和應用也是加快建筑行業轉型升級、推進綠色建筑產業發展的迫切需要。
對此,杭蕭鋼構大力布局綠色建材領域,旗下全資子公司漢德邦建材有限公司推出的新一代綠色建材產品“免拆底模鋼筋桁架樓承板”,與傳統建材產品相比不僅具備批量化生產、運輸至現場即可鋪裝、施工速度快等優勢,還能有效減少建筑垃圾產生,進一步響應國家對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的理念以及人們對于“好房子”的追求。
以創新構筑企業護城河
“技術創新對于企業來說是一個護城河,特別是在競爭激烈的建筑行業中。”劉曉光強調了技術創新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作為鋼結構建筑領域的佼佼者,杭蕭鋼構始終將技術創新視為企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談及杭蕭鋼構在鋼結構建筑技術方面的創新與突破,劉曉光如數家珍。他介紹道,自1999年起,杭蕭鋼構便開始了高層鋼結構和鋼結構住宅的研發工作。2000年,杭蕭鋼構率先打破國外壟斷,在技術“無先例、無標準”的條件下,自主研發、設計、建造了“中國鋼構第一樓”——杭州瑞豐國際商務大廈。聯合同濟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進行產學研合作,開展了“矩形鋼管混凝土結構成套技術”研究,開發了比純鋼結構更具適用性、經濟性,防火性能更好的矩形鋼管混凝土結構體系,主編了《矩形鋼管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為中國高層鋼結構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目前80%的高層鋼結構建筑均采用了該項技術。
同時,杭蕭鋼構還自主研發了鋼筋桁架樓承板技術,與鋼結構配套使用實現了樓板的快速安裝,減少現場模板和支撐的使用,極大程度上提高施工效率和質量。
“除了矩形鋼管混凝土結構和樓板技術外,我們還開發了墻板體系——纖維水泥板(CCA板)整體灌漿墻,這三塊技術一起形成了鋼結構住宅的第一代和第二代技術。”劉曉光表示。
在鋼結構住宅領域,杭蕭鋼構更是不斷推陳出新,不僅擦亮了“低碳環保”名片,更是引領住宅建設的新風尚。劉曉光特別提到了公司自研的第三代鋼管混凝土束鋼結構住宅體系。這一創新技術將鋼結構剪力墻的概念引入鋼結構住宅中,該鋼結構剪力墻可替代傳統結構中柱、墻、支撐等結構構件,有效解決了傳統鋼結構住宅中凸梁凸柱的問題,提升了住宅的居住舒適度和美觀度。同時,該技術還具備節能環保、綠色低碳、抗震減災、布局靈活的特點,符合現代建筑的可持續發展趨勢。
劉曉光重點介紹了杭蕭鋼構在內蒙古包頭市開發的萬郡·大都城項目。“這是鋼管混凝土束結構住宅建筑體系在住宅應用的成功案例之一。該項目總建筑面積達100萬平方米,不僅在當地連續四年蟬聯住宅銷售冠軍,還贏得了用戶的廣泛好評。”
劉曉光表示,裝配式鋼結構建筑以其高效、環保、可循環利用等優勢,將成為未來城市建筑的主流趨勢。杭蕭鋼構將繼續秉承“創新驅動發展”的核心理念,加大在技術研發方面的投入力度,匯聚行業頂尖人才,持續優化產品設計,提升建造效率,確保工程質量。同時,杭蕭鋼構還將積極響應國家關于城市更新與可持續發展的號召,探索鋼結構與綠色建材、產業互聯網平臺等技術的深度融合,為用戶打造更多集安全性、舒適性、環保性于一體的“好房子”,助力城市構建更加宜居、低碳的環境,為社會可持續發展貢獻“杭蕭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