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行業并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成為家裝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目前云南木門市場除了經營商家不成熟、消費市場不成熟外,缺乏必要的宣傳引導也是阻礙行業發展的一個原因。
木門行業在云南的發展已有20多年了,盡管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云南木門行業卻并未有大的發展,且至今也沒有發展起具有較大影響的木門品牌。
綜觀云南市場,本土有數量眾多的木門生產企業或小規模作坊,全國諸多知名木門企業也紛紛來過,但是至今沒有涌現出較大影響的木門品牌。在中國木材與木制品流通協會木門專業委員會(簡稱“木專委”)近期公布的“2010年全國市場工程木門企業產品質量售后服務雙承諾活動”表中,130余個木門企業榜上有名。這些知名企業中,美心門、安洋門業、金迪門業、致雅木門、致盛木門、冠牛木門等均在昆明有銷售商。但是,經過調查發現這些在全國均有一定品牌影響力的木門企業在昆明經營多年,卻一直處于默默無聞的狀態,受到了市場的“冷遇”,有的連基本的生存也很艱難。云南木門市場仿佛陷入了一個怪圈,一個無品牌的怪圈。到底是誰動了云南木門“品牌”的奶酪?
本土家裝觀念制約
云南的木門市場相對“畸形”。一般而言,門在家庭裝修中的份額應該占總裝修費用的8—10%左右,但是在昆明,在整個家裝中門所占比頂多只有3—5%,裝修的費用大多花在了地板、瓷磚上,幾乎很少有人把錢花在門上。很多人將門的生產制造交給施工單位,而不愿到專業的木門專賣店去挑選木門。有關木門產品的知識得不到有效傳播,使木門行業的發展受到制約。
由于社會關注度低,該行業的市場信息長期得不到流通,加上目前還有很多人將門的生產制造交給施工單位,進行現場定做或組裝,大部分人不愿到專業的木門專賣店去挑選,有關木門產品的知識得不到有效溝通,造成了木門行業的發展受到制約。
消費者重價格、輕品質
云南木門企業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木材大多取自于本省,生產經營成本相對較低,低門檻導致了小企業擾亂了市場秩序,同時還助長了消費者的“小便宜”心理。在本地幾百元就可以買到一扇套裝門,還配鎖具、帶安裝。而品牌木門由于有好的工藝,一樘門基本要在一千元以上。價格的差異導致品牌木門在云南“遇冷”,而由于價格較低,本土的木門企業也沒有得到市場的足夠關注。消費者普遍重價格、輕品質是導致該行業長期難以壯大的主要原因。而消費者對于門的考量指標,基本就停留在價格上。木門行業在云南是一個“弱小行業”,缺乏應有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