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終于露出了猙獰面孔,據說有九成以上的股民都開始虧錢了,以前老爹老媽,弟弟妹妹舉家炒股,言必稱股市利好的局面一去不復返,現在他們都開始安心工作,含飴弄孫,相夫教子,安貧樂道,通過血腥的教訓,他們終于明白了一個道理,股市不是人人都能掙錢的。
但以前感覺在股市里人人都在賺錢!!到底誰在虧錢?有這樣的一個故事能夠說明問題。
假設一個市場,有兩個人在賣燒餅,有且只有兩個人,姑且稱他們?yōu)闊灱住炓摇?
假設他們的燒餅價格沒有物價局監(jiān)管。
假設他們每個燒餅賣一元錢就可以保本(包括他們的勞動力價值)
假設他們的燒餅數量一樣多。
——經濟模型都這樣,假設需要很多。
再假設他們生意很不好,一個買燒餅的人都沒有。這樣他們很無聊地站了半天。
甲說好無聊。
乙說好無聊。
看故事的你們說:好無聊。
這個時候的市場叫做很不活躍!
為了讓大家不無聊,甲對乙說:要不我們玩?zhèn)€游戲?乙贊成。
于是,故事開始了......
甲花一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一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
甲再花兩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兩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
甲再花三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三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
......
于是,在整個市場的人看來(包括看故事的你)燒餅的價格飛漲,不一會兒就漲到了每個燒餅60元。但只要甲和乙手上的燒餅數一樣,那么誰都沒有賺錢,誰也沒有虧錢,但是他們重估以后的資產“增值”了!甲乙擁有高出過去很多倍的“財富”,他們身價提高了很多,“市值”增加了很多。
這個時候有路人丙,一個小時前路過的時候知道燒餅是一元一個,現在發(fā)現是60元一個,他很驚訝。
一個小時以后,路人丙發(fā)現燒餅已經是100元一個,他更驚訝了。
又一個小時以后,路人丙發(fā)現燒餅已經是120元一個了,他毫不猶豫地買了一個,因為他是個投資兼投機家,他確信燒餅價格還會漲,價格上還有上升空間,并且有人給出了超過200元的“目標價”(在股票市場,他叫股民,給出目標價的人叫研究員)。
在燒餅甲、燒餅乙“賺錢”的示范效應下,甚至路人丙賺錢的示范效應下,接下來的買燒餅的路人越來越多,參與買賣的人也越來越多,燒餅價格節(jié)節(jié)攀升,所有的人都非常高興,因為很奇怪:所有人都沒有虧錢......
這個時候,你可以想見,甲和乙誰手上的燒餅少,即誰的資產少,誰就真正的賺錢了。
參與購買的人,誰手上沒燒餅了,誰就真正賺錢了!而且賣了的人都很后悔——因為燒餅價格還在飛快地漲......
那誰虧了錢呢?
答案是:誰也沒有虧錢,因為很多出高價購買燒餅的人手上持有大家公認的優(yōu)質等值資產——燒餅!而燒餅顯然比現金好!現金存銀行能有多少一點利息啊?哪比得上價格飛漲的燒餅啊?甚至大家一致認為市場燒餅供不應求,可不可以買燒餅期貨啊?于是出現了認購權證......
有人問了:買燒餅永遠不會虧錢嗎?看樣子是的。但這個世界就那么奇怪,突然市場上來了一個叫李子的,李子曰:有虧錢的時候!那哪一天大家會虧錢呢?
假設一:市場上來了個物價部門,他認為燒餅的定價應該是每個一元。(監(jiān)管)
假設二:市場出現了很多做燒餅的,而且價格就是每個一元。(同樣題材)
假設三:市場出現了很多可供玩這種游戲的商品。(發(fā)行)
假設四:大家突然發(fā)現這不過是個燒餅!(價值發(fā)現)
假設五:沒有人再愿意玩互相買賣的游戲了!(真相大白)
如果有一天,任何一個假設出現了,那么這一天,有燒餅的人就虧錢了!那誰賺了錢?就是最少占有資產——燒餅的人!
這個賣燒餅的故事非常簡單,人人都覺得高價買燒餅的人是傻瓜,但我們再回首看看我們所在的證券市場的人們吧。這個市場的有些所謂的資產重估、資產注入何嘗不是這樣?在ROE高企,資產有高溢價下的資產注入,和賣燒餅的原理其實一樣,誰最少地占有資產,誰就是賺錢的人,誰就是獲得高收益的人!
所以作為一個投資人,要理性地看待資產重估和資產注入,忽悠別人不要忽悠自己,尤其不要忽悠自己的錢!
在高ROE下的資產注入,尤其是券商借殼上市、增發(fā)購買大股東的資產、增發(fā)類的房地產等等資產注入,一定要把眼睛擦亮再擦亮,慎重再慎重!
因為,你很可能成為一個持有高價燒餅的路人。
這個故事很有意思,經濟模型本就是這樣先在一個封閉的模型下,再推向一個開放的模型,由簡單到復雜。
但實際故事在另一方面又太偏面了,股市是資源配置的場所,也就是對未來預期的購買。而貨幣的發(fā)行是一定規(guī)則和量的,銀行就是貨幣最大的再造者,它可以讓流通中的貨幣數倍于發(fā)行量,投向未來會大量增值的產業(yè)與服務上,當預期的增值與新增的貨幣平衡時,就沒問題,一旦失去平衡,就是緊縮或膨漲。
餅子價高,就有人做包子賣了。哈,或者其它的。這就是市場,可以有一定的自我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