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現狀,企業中彌漫著焦灼、無奈、悲觀乃至絕望的情緒,從心理上認為經濟低迷的影響非人力可為,認為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也沒效果。并且,已經從心理上影響到行動上,營銷士氣低落,行動遲緩,大大減弱或幾無從前驍勇善戰之態、攻無不克之心。并且形成惡性循環,甚至蔓延到公司其他部門和組織中。
癥狀之一:困于現狀,無破局之心
這個癥狀列為八大之首,就是因為,哀莫大于心死,心病最難醫,如果企業不能根治此癥,后面七大癥狀雖不能說幾無根治可能,即使治好一二,也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難以抵擋經濟冬天的嚴寒。
診治藥方:困獸猶斗,窮則圖變,鑒定信心,矢志破局。
營銷是企業重要的戰略職能之一,是企業開源最主要的渠道。而作為企業中的武將,營銷義不容辭有破局的責任。營銷工作必然會面臨兩個局面:順境市場和逆境市場。只會做順境市場的營銷稱不上好營銷,此時的業績很大一部分是市場“給的”,而不是“做來的”。能夠做好逆境市場才稱得上好營銷,此時的業績,是真金白銀“做來的”,市場“給的”微乎其微。只會做順境市場的營銷不是好營銷。危中尚有機,更何況,市場所謂的不好,并不一定像想象的和表現的那樣,人們往往有兩個極端會過分夸大困境和順境。
因此,對于“困于現狀,無破局之心”的打盹癥狀,作為企業負責人、營銷負責人、從業者,都要給自己注一劑猛藥:首先要有強烈的破局意愿,其次有必勝的信心去做好,再次以困獸猶斗為借鑒,窮則圖變,矢志破局。要客觀審視企業現狀、結合行業狀況、研究市場變化、抓住宏觀利好,因地制宜積極調整營銷策略,以創新和變革來打開新局面、開創新形勢。主動出擊,絕不坐等、觀望,為危機后的春天市場占據先機。沒有克服挑戰的營銷,就不稱為真正的營銷。從積極的層面來看,這樣的危機并不多見,對于經歷并成功破解此次困局的營銷人,未嘗不是一件受益終生的事情。
癥狀之二:不舍利潤,寧犧牲市場
快速的市場萎縮,使產品的價格一落再落;銷量走低,使企業的庫存迅速膨脹。而這些庫存的產品,其原材料成本往往是在最高點或相對最高點拿到的,在一些行業,價格滑落的十分慘烈,甚至產品的價格都不如當初拿的原材料價格。兩難的選擇擺在企業面前:賣則虧甚至大虧,不賣現金流或無以為繼。對于現金流尚足的企業,或暫無風險,但是對于其他大部分企業來說,到底是固守無以實現的利潤,還是迅速出貨,考驗著臨難的智慧。
診治藥方:以總成本降低為綱要,以現金為王,以追求占有率為根本。
利潤當然是企業的關鍵指標,但是在經濟低迷的時期,苦守利潤,不舍成本,而沒有銷路,這樣的利潤追求沒有意義。很多企業因為這一點而導致產品銷售不出,現金無以為繼,象被冰封在河上的船只,前進不得后退不能。對于很多企業來說,舍棄部分利潤,要追求階段總成本更低為綱要,講求現金為王。
正視現實,接受階段性虧損的企業,很多已經搶占了先機,迅速回籠了資金。有的在原材料大幅降價后出手,又生產出更低價格的產品,雖然利潤不豐厚,但是企業已經在舍利、虧本的基礎上有了積極意義上價格優勢,可以健康運轉起來,并且持續有利潤和現金進賬。聰明的企業要會算大帳。固守,守的是一批有價無市的產品,而且不知市場何時會接受這個價格;策略性舍棄部分利潤,通過拿現時的低成本原材料再生產,又占據了價格優勢,賺取了合理的利潤。這些會算大帳的企業已經在另外一條河里破冰前行,進入一條利潤之河。
癥狀之三:單打獨斗,如散兵游勇
不懂得合作、不會合作、不愿合作,很多時候這是形容國人對于合作的態度的。很多企業,其實也會在這個方面出現問題,喜歡單打獨斗。很多時候,或是不善于,或是不愿意與上下游、同行、其他行業的企業進行合作。在順境市場,企業很多事情一肩挑尚可,但是在此時,合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重要。會抱團的羊才不會被凍死,這是生物界的生存法則,其實同樣適應于商界。
診治藥方:同業聯合,異業聯盟,共同抵御經濟冬天。
經濟低迷期,企業面對的壓力大大高于往常,以往可以單兵作戰即可解決的問題,現在未必能輕易實現。經濟低迷在給企業帶來負面影響的同時,也會給企業們上一堂抱團取暖的合作之課。
聯合上下游企業,合力應對經濟冬天。無論是企業作為產業鏈的上游、中游、還是下游,都可以根據企業狀況,選擇與企業有戰略合作的關聯企業,制定無縫合作的攻守策略,進行成本的控制、信息的共享、資源的有機調配。合作緊密、確保安全的情形下,可以進行必要的戰略支持,包括資源上的和資金上的。這樣的合作,不僅可以使雙方或多方可以共同增強抵御經濟冬天的實力,同時還能建立面向未來的長期戰略合作關系。
異業聯盟,借力打力。聯盟的企業之間,大量的信息傳播,可以使各商業主體的知名度和品牌得已相互、反復的傳播;并且不同企業所采用的傳播渠道,受眾也不相同,這樣一來彼此的廣告協同效應也非常突出;同時,聯盟使得聯盟者的影響在更大的范圍擴大,其經營成本會有所下降,況且信息量的增加,可以使經營有更大的市場發展空間。這樣的聯盟使消費方的利益也得到最大化;將異業的商業主體整合在一起的實質是將分散的各大利益主體共置在一個公共的平臺上,消費的一方和產出的一方在這個平臺上,均能實現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