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如火如荼,網上交易糾紛卻著實讓人頭疼。
出現糾紛后該如何應對?面對欺詐騙局,又該如何處理?
實例一:合法注冊的公司一定意味著真實的訂單嗎?
溫州某生產法蘭(一種管道工程中常用的盤狀零件)的企業,在網上看到一家信息公司發布的交易額為400萬元的外發訂單信息。在網上和發布該信息的咨詢公司洽談后,溫州企業派人到北京和這家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簽訂了意向書,內容是該信息公司向溫州企業介紹一家河北的外貿公司來采購法蘭零件。之后溫州企業的外派人員又被領到河北,準備與外貿公司簽訂定做法蘭零件的協議。協議規定生產工期為一年,預付款為30%,后期合作由交易雙方自行保障,此間溫州企業需向北京信息公司繳納兩萬元信息費。
北京這家信息公司有專門的辦公樓,經營執照公章也齊全。然而,后來該溫州公司在網上查了一下,發現有其他商戶投訴該信息公司發布虛假信息的帖子,就及時終止了交易。
專家分析:訂單洽談過程中,這家北京和河北的公司自始至終沒有向溫州公司出示外商訂單,且不考察溫州企業的生產技術水平和加工能力,隨時交付保證金和信息費就隨時簽訂合同,存有可疑之處。
大額訂單往來,首先應書面確認樣品是否合格,之后再簽訂并履行正式加工合同。沒有分析訂單信息的真實性,也沒有共同確認樣品合格就簽訂正式合同并草率支付了中介信息費,這樣合同履行時風險會很大,對方欺詐或詐騙的目的也容易得逞。
有些公司財迷心竅,通過偽造身份證件、復制其他企業營業執照的方法在網上發布一些虛假供求信息。合法注冊是企業誠信經營的起碼要求,但企業的真實性與其是否誠信以及訂單是否真實并無必然聯系。中小企業一定要按照市場慣例來操作并平等互利地協商洽談,謹慎支付前期費用。切記:大額訂單同時意味著大的風險。
實例二:律師見證對交易雙方到底有沒有保障?
一家生產制品的廠家在網上和某貿易公司進行訂單洽談中,該貿易公司老總提出希望雙方對交易合同進行律師見證,由雙方分別支付數萬元的“合同公證費”,并聲稱這是對交易的最好保障。而當該毛廠商提出到供貨地國家公證部門辦理時,對方說不行,還稱國家公證耗費時間過長,律師見證效率高,而且每次都說是“外商”要求的。律師見證是否真能對合同起到保障作用?
專家分析:由于加工訂單和加工合同履行有很多不確定因素,所以這類律師見證很難有效地保障合同雙方的權益。另一方面,目前我國《律師法》中沒有明文規定律師見證的具體步驟,律師見證的過程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律師的個人行為。見證程序的繁簡,對合同研究的深入與否,完全是由律師個人決定的,這和很多網商“只要經過律師見證,合同即獲得法律有效保障”的想法有很大出入。
一般做見證的律師都能拿出律師證和相關律師事務所的授權證明。不過合同即使被律師公證或見證過了,也極少有律師會跟單擔保直至合同履行完畢。一般的律師見證工作只對雙方簽字行為的真實性進行證明,或者只是對雙方的合同和合同附屬材料做形式上的證明,而非實質性的證明。
那些草率做這類合同見證業務的律師,也多是鉆我國律師見證目前還沒有統一法律規范的空子。他們和社會上一些不良外貿公司常借助“合同公證”進行騙取定金或預付款的違法犯罪勾當。
實例三:貨物送到但對方拒收怎么辦?
一家生產化工產品的公司和福建某貿易公司簽訂合同,由該化工公司聯系貨運公司負責發貨并請貨運公司代收貨款,3天后貨物送達。在進行檢驗后,貿易公司以該化工產品質量不符合標準為由拒絕收貨。原來生產廠家為了節約成本,貨品的封裝材料沒有達到足夠的厚度。當時又正處夏季,氣溫很高,化工產品在運送過程中產生化學反應,導致純度下降。雖然產品封裝材料的質量標準沒有寫入合同當中,但貨物抵達目的地后確實出現純度不符合標準的情況,雙方產生糾紛。經多次和貿易公司交涉,最終化工公司以低于交易價的價格收取了貨款,完成了交易。
專家分析:交易雙方應盡量簽訂一個協議,書面明確約定清楚交易的具體事項條款,如交易雙方的名稱或者姓名及住所地、貨品名、規格、質量要求或樣品的確認及封存、數量、價款或報酬、運輸及運費承擔、包裝方式、產品檢驗標準和方法、支付結算方式、履行地、履行期間及履行方式、可能的違約形式及責任、爭議解決方式和管轄地等。對特殊產品,如上面提到的化工產品,一定要對如天氣情況、運輸道路安全情況等一系列非人為因素考慮周全,不要嫌麻煩,一定要將相關事項全部寫入到合同當中,以免埋下隱患。
如果貨物送到后買方惡意拒收,賣方應及時對拒收的事實和理由進行書面確認,比如快運公司的證明。之后賣方完全可以要求對方賠償惡意拒收導致的相應損失。如確實屬于自己的產品質量不合格而遭對方拒收,賣方則只能收回產品并自行承擔運費等關聯損失,甚至還要承擔相關違約責任及違約損失。
上述的3個實例是網上交易出現問題的主要類型,有的屬于惡意詐騙,有的屬于雙方均誠心交易但由于種種原因產生糾紛。網商應兼顧誠信與防騙意識,方可最大程度地避免出現糾紛。那么在網上交易之前,網商應做哪些準備工作呢?
首先,應初步分析對方在網上的信息。比如一個完整的企業名稱應包含三部分:注冊地所屬行政區地名、字號、組織形式(有限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同時,要注意網上企業標明的注冊經營地址是明確具體,以及固定辦公電話與其公司注冊地是否相符。
其次,網商可從經營范圍來分析對方公司的信息。比如一個小企業,經營范圍五花門,看不出他在經營的主業是什么,這就值得網商們提高警惕。建議網商多使用網上搜索功能以查閱交易方的信用評價和是否有被披露曝光的信息出現。網商應注意對方企業是否有營業執照等合法注冊經營手續,并可進行必要的查詢核實。最保險的辦法是通過工商部門查詢對方公司是否合法注冊。
另外,在不熟悉或不了解交易方的情況下,網商一定要慎用即時到賬的交易方式,否則交易款項沒任何安全保障。網商切忌草率直接匯款到個人賬號,除非企業確認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