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依然不規范,我們來看看主要表現為哪些情況。
商家良莠不齊
如今,已逐漸成為業主裝修的首選,市場中大大小小出售非標門的商家也多達數百家,除過有知名度的大品牌,一些魚目混雜的小作坊、小品牌也占領了相當大的市場份額,讓人眼花繚亂。可這些非標門的質量究竟怎樣呢?去等多家店面了解,導購員均表示自己家的產品絕對優質,但是導購則以交由商場或在總店為由推辭,只有極少數商家拿出了認證書復印件。當問及產品甲醛含量和環保指數及相關證明時,導購說經過國家的檢測且低于國家標準,卻拿不出任何檢驗報告。
據知情人士表示,非標門市場行業門檻低,稍有實力就能進入這個行業,因此也就催生了部分小企業以不合理的經營和低劣的產品質量嚴重擾亂了市場。但凡是合格的產品都有相關認證書和檢驗報告,它是對產品質量最好的證明,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商家應主動出示,如果沒有原件也應該有復印件,否則產品的質量、售后等各方面就值得懷疑。
價格差異大 市場待規范
因為材質上的不同,非標門價格也存在很大差異,在祥和木業店內,兩款外形相同的非標門,一款標價近3000多,另一款還不到2000元,經銷售人員介紹后才知,一款是實,一款是復合門。那其他門類的價格怎樣呢?現在市面上非標門的價格落差很大,因其采用昂貴的木材,部分帶有雕花,所以價格最高,多為2000—4000元不等,實木貼木板外貼木皮的多在1500—2500左右,而外貼木紋紙的只能叫木紋門,價格較貼木皮的要便宜很多,免漆門的價格多在500—1000元。其中實木復合門性價比最高,對消費者來講很實惠。
業內人士表示,正是由于的價格差異大,表面相似又看不到里面的真實材質,部分商家就利用消費者對材質認識上的空白來以次充好,故意混淆材質名稱蒙蔽消費者眼睛,以謀取暴利。如把實木復合門當實木門賣,貼紙門價格冒充木皮門,而一般消費者根本分辨不出,最終所買的門的質量和價格并不相符。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要想買到物美價廉的門就要多問多看,弄清材質以防上當受騙。同時也希望每個商家都能嚴格自律,誠信經營,用質量和優質的服務獲取消費者的信賴。
品類混淆 材質難區分
木門不僅品牌多,叫法也五花八門,可他們的表面都一樣,讓人看不出有什么區別,一圈轉下來都看暈了,還是不知選擇哪個好。我們了解了很久,才了解清楚目前市場上木門的概念大致有實木門、實木復合門、木質復合門、模壓門、免漆門等,實木門又分為橡木、柚木、胡桃木、花梨木等,實木復合門的門芯多為杉木、松木,所貼面板為密度板、水曲柳、竹木等,外層表皮有木皮和木紋紙之分,免漆門是空心的,外貼PVC或三聚氰胺等人造材料。對于如此復雜的種類概念,銷售員說有時專業人士都很難分辨清楚,更別說普通消費者了。
因此,我們可以非常認真的認為,現在行業還是有些混亂、不規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