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部分涂料品牌使勁的給分銷商壓貨,把所有的溝通話題和政策基本全部用在了如何讓分銷商壓貨這一塊了,有的分銷商的庫存做到了200萬至300萬,今天一個朋友給我說他的庫存有500多萬,而且廠家還建議再吃一個促銷。我真的不相信,他說很多方面都是因為吃了廠家各種有誘惑的活動,講什么只要你進1000桶就返利多少錢,送多少桶、再打多少折扣等等的方式讓你壓貨,而且力度是非常的大。我聽了不知道說什么了,只能說一句,"你確實有錢",現在大部分行業的市場發展情況都不樂觀,作為廠家有這樣的動作也能理解,畢竟很多高層在這種涂料行業緩慢負增長時刻的壓力都很大,但是大家想想有沒有變成泡沫的可能? 像某房地產在某高新區蓋了四十多棟別墅,看起來非常的氣派,用"金碧輝煌"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但是三年了,只銷售了9套,而這些貸款肯定是馬上還不了了,到期了,你銀行把房子收走,還是賣不出去,銀行只能把這些泡沫打包起來上市,當然倒霉的就是股民了,如果股民不接招了,這個銀行可能就是危險銀行,要是非國有銀行,無論你用哪一種方式放入的錢錢都是沒有了。而且有的銀行同時如果有這樣幾個合作伙伴,結果當然不敢想了--房子賣不了,民用漆賣給誰?靠破產企業分的單位房?有幾戶是有錢的政府機關單位房? 涂料行業會出現(分銷商類似股民)這樣的事嗎?一個一般的分銷商家底也就是幾百萬。消費者的消費心里要是受到金融危機考驗的影響,想必會在選擇這些裝飾材料方面增加一些"理性",你的庫存過于高,涂料銷售情況基本都在下滑,如果沒有絕對的把握銷售出去,面臨著競爭品牌的壓力、經濟壓力、過期壓力、運作壓力等等,同時國際各大涂料品牌對中國的市場虎視眈眈,如果都出狠招,拿大筆的錢投進來,國內這些品牌有幾個能抗得住,現在很多廠家的利潤已經跨到紅線上了,我建議還是要冷靜的處理壓貨方式和庫存問題。不要只樂觀的聽某某涂料廠的報告,"我們的銷售又增長了幾個億"。會不會出現還有那么很多個億都分在你"涂料股民"的手上啊。 也希望前輩們談談挽救民族涂料品牌的一些觀點和經驗,難道現在一些國內品牌的掙扎只是為了增加未來被收購的法碼嗎?還是有新的招數和套路?怎樣改變國內消費者對基本同質化的產品,能有利的支持國有企業的面貌,這個應該是主要問題嗎?這種國民素質的理性提高還需要多長時間?一切在這次洗牌過后見分曉。 堅持奮斗、冷靜觀察、不做逃兵、戰到最后。多想想哪怕是錯誤的方案,經過大家一起討論后可能就是涂料行業的新思路。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