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海嘯的沖擊之下,汽車、涂料、塑料、服裝等需求的急劇下跌,世界各國商品價格多在10月創下了較大跌幅記錄,作為與日用品休戚相關的上游產業的化工行業,也遭受需求衰弱的打擊。 各大化工巨頭三季度的報告已然出爐,除了巴斯夫、陶氏化學、杜邦、PPG等企業利潤無一例外的均呈下滑之勢。以全球第二大油漆和涂料生產商PPG工業公司為例,其第三季度在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7%的前提下,凈利潤同比下挫39%。根據APEC樂觀的估計,全球金融危機的解除,至少需要18個月的時間才能"解凍"。對于2009年的經濟形勢,各大化工巨頭多認為不容樂觀。陶氏化學CEO利偉誠即表示:市場需求疲軟正蔓延到世界其他>其他>其他地區,"在我們看來,2009年大部分時間里,全球性的經濟衰退景象將逐漸顯山露水"。 在此危局之下,減產、降低成本或原材料采購價格、并購與剝離、加速新興產業國家的布局等則成為化工巨頭們度過今明兩年的重要棉襖。 在減產或延緩投產方面,巴斯夫方面,自9月末開始,該公司將全球范圍內的己內酰胺的產量削減了大約65%,并將臨時關閉80家工廠;陶氏化學方面則稱將采取"激進手段",來保證2009年全球不景氣下的盈利目標,而部分工廠的關閉和其它開支的縮減將成為首要措施之一。 在降低成本或原材料采購價格方面,巴斯夫正在加速再次宣布將剝離全球苯乙烯業務,并試圖通過更加強大的一體化運營來降低綜合成本,目前其已將安特衛普生產基地的裂解裝置產能從80萬噸/年擴增至108萬噸/年,并計劃擴增路德維希港和安特衛普生產基地的環氧乙烷能力;陶氏化學則加速與科威特KPC建設190億美元的石化合資公司項目進程,計劃通過與大型能源公司成立合資公司,來減少由石油天然氣所產出的基礎化學品的盈利周期性問題。 在并購與剝離方面,PPG已將昔日起家且為第二大主業的玻璃業務剝離,并專心攻占油漆市場;陶氏化學已啟動了對另一大化工巨頭羅門哈斯188億美元的并購計劃,而這將是陶氏化學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并購案,目前該并購案已獲得羅門哈斯股東們的同意,并正在歐盟委員會接受審核。 新興國家特別是中國,更易成為化工巨頭們尋找利潤新增長點的選擇。 事實上,PPG已并購中國重要民營制漆企業廣州邦尼制漆,來拓展其在中國經濟車用漆市場的業務;巴斯夫亦在10月中旬宣布將于2010年在上海建立用于汽車的新聚氨酯生產裝置,并寄望其重慶的MDI項目能于2009年開建;陶氏化學則將在上海興建年產10萬噸液體環氧樹脂和15萬噸甘油轉環氧氯丙烷的兩座工廠,并將分別于2010年和2011年建成投產。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