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相關負責人3日在上海表示,中國鋼鐵市場已進入收縮回落區間,反映鋼鐵行業需求變化的新訂單和出口訂單指數降到2005年以來的最低值。但中國鋼鐵市場具有長期發展的巨大潛力,中國穩定經濟一系列政策對鋼鐵市場的效應將在今年二季度以后逐步顯現。 在3日舉行的第二屆中國鋼鐵物流合作論壇上,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常務副會長何黎明說,中國鋼鐵市場已進入收縮、回落區間。從反映后續需求的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來看,鋼鐵行業呈現快速回落態勢。這一指數50%以上表示增長,50%以下表示收縮。2008年4月份這一指數最大值曾達到59.9%,10月份跌至30.6%,短短6個月時間,下降了29.3個百分點。反映鋼鐵行業需求變化的新訂單和出口訂單指數,更是降到了2005年中國建立PMI指數以來的最低值。 隨著需求銳減,鋼價急劇回落。2008年6、7月份中國鋼材市場價格曾達到歷史最高水平,8月份開始出現下降,到11月份已降至2006年5月份的水平。預計在短期內回升乏力,"寧可把困難想得嚴重一些"。 何黎明說,雖然目前呈現回落態勢,但中國鋼鐵市場具有長期發展的巨大潛力。中國是鋼鐵產銷大國,也是鋼鐵物流大國。2007年國內鋼材產量達到5.6億噸,2008年前11個月累計已達5.31億噸。這其中所蘊含的市場當量,是要將超過8億噸的鐵礦石、3億多噸焦炭由產地調運至生產廠家,而后又要將近6億噸鋼材產品,由生產線配送至鋼材消費行業或流通市場。其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規模,都是相當龐大的。鋼鐵市場在比較長的時期內,仍然會保持適度增長,對此要全面看待,準確把握,增強信心。 何黎明認為,中國穩定經濟的一系列政策,必將對提振鋼鐵市場產生重大作用。中國決定到2010年底投資4萬億元,其中將有2萬多億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初步匡算,可直接拉動1億噸左右的鋼材需求。此外,加大對重點工程、技術改造、兼并重組等方面的信貸支持、調整出口關稅等政策,都對鋼鐵市場帶來利好消息。預計,這些政策效應在今年二季度以后就會逐步顯現。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