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金力泰智能裝備科技有限公司
主營:工業爐+淬火爐+電阻爐+熔鋁爐+煉鋁爐+滲碳爐
品牌: | 型號: |
滲碳爐是金屬熱處理領域的重要設備,通過在高溫環境下將碳元素滲入金屬工件表面,顯著提升工件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和抗疲勞性能,在汽車、機械、航空航天等眾多工業領域應用廣泛。
二、工作原理
滲碳爐的工作原理基于化學熱處理,其核心在于碳元素的擴散、吸附和固溶過程:
碳的擴散:在高溫下,碳原子從滲碳介質(如甲烷、丙烷等碳氫化合物)中釋放,通過金屬表面的晶格間隙向內部擴散。溫度升高使金屬晶格振動加劇,碳原子擴散速度加快。
碳的吸附:碳原子首先吸附在金屬工件表面,形成富含碳的吸附層,為后續擴散奠定基礎。吸附過程受表面活性、溫度和滲碳介質影響。
碳的固溶:吸附的碳原子向內部擴散并固溶于金屬晶格中。對于低碳鋼或低合金鋼,碳原子固溶于鐵素體形成奧氏體,奧氏體高碳含量使其硬度和耐磨性顯著提高。
三、滲碳工藝過程
滲碳工藝過程包括預熱、滲碳、擴散、淬火和回火等關鍵步驟:
預熱:工件在爐內預熱至300-500℃,去除表面雜質,提高溫度均勻性,減少后續滲碳熱應力。
滲碳:預熱后,通入滲碳氣體并升溫至900-950℃,碳原子逐漸滲入工件表面。滲碳時間依工件材料、尺寸和所需滲碳層深度而定,通常為幾小時到幾十小時不等。
擴散:滲碳后,停止通入滲碳氣體,工件在高溫下保溫,使碳原子均勻擴散,形成梯度分布滲碳層,確保表面高硬度和內部良好韌性。
淬火:滲碳和擴散完成后,工件迅速冷卻(淬火),將奧氏體轉變為馬氏體,顯著提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淬火介質依工件材料和形狀選擇。
回火:淬火后的工件進行回火處理,消除內應力,提高韌性和尺寸穩定性。回火溫度通常為150-250℃,時間為1-2小時。
四、碳勢控制
碳勢是爐內氣氛中碳的活度,直接影響碳原子向工件表面的擴散速度。通過實時監測和調節爐內碳勢,可確保滲碳層均勻性和一致性。碳勢控制方法包括:
露點控制法:通過控制氣氛中水蒸氣的露點來間接控制碳勢,露點越低,碳勢越高。
氧探頭控制法:利用氧探頭測量爐內氣氛中的氧含量,根據氧含量與碳勢的關系進行控制。
紅外線分析法:通過紅外線分析儀測量爐內氣氛中特定氣體成分的濃度,進而控制碳勢。
五、滲碳爐的類型及應用
常見的滲碳爐類型包括井式滲碳爐、箱式滲碳爐和滲碳多用爐等:
井式滲碳爐:結構類似井,包括爐體、加熱系統、氣氛控制系統等,能提供均勻溫度分布,適用于各種形狀和尺寸工件,投資成本和能耗較高。
箱式滲碳爐: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適用于小批量、多品種工件的滲碳處理。
滲碳多用爐:集多種功能于一體,可實現滲碳、淬火、回火等工藝的連續生產,生產效率高,適用于大批量、單一品種工件的滲碳處理,廣泛應用于齒輪、軸承、軸類等關鍵零部件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