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大鋼廠的長協礦庫存在逐漸消化,小鋼廠因建材市場回暖而迅速產能復蘇,港口鐵礦石庫存在迅速變化--春節過后,鋼鐵產業鏈的一連串變化,給人以信心。低端鋼材市場的逐步回暖,促使鋼廠進入一個新的采購旺季,對低價現貨礦的不斷購進,則直接拉動了鐵礦石價格的小幅攀升。近期,海運費也開始有所上漲。這一系列漲價變動,也為正在進行的鐵礦石長協談判帶來更多不確定因素。業內表示,對于有實力的鋼企來說,及早謀求鐵礦石礦山資源的話語權,才是長遠之計。 鐵礦石現貨交易有所回暖 與前期焦急等待長協談判不同,3月份即將到期的2008年長協礦合同,反而讓濟南鋼鐵股份公司總經理馬旺偉松了一口氣。經過這段時間的艱難消化,廠子里長協礦庫存由最高時300萬噸已經回落到160萬噸,預計到3月份基本沒有長協礦庫存了。而在他的計劃中,下一步將會繼續擴大現貨礦的采購量,力爭入爐的低價位礦達到60%。 這筆賬十分清楚:60%以下品位礦占到鐵礦石總量40%,噸鋼成本已下降200元。如果達到60%,還能再降200元/噸。 "因為下游市場不好,消化長協礦讓我們一直處于虧損。"這位國營鋼廠的老總向記者感嘆道。而面對比現貨礦高出近500元的長協礦,近幾個月來,濟鋼只能通過從港口、礦山補充現貨加以沖銷。 從去年年底開始,國內鋼廠普遍由限產轉向逐步恢復產能。經過一段時間的消化,鋼廠鐵礦石庫存量普遍降低。面對新的采購期到來,"擇價而入"成為鋼廠采購的首要原則。目前,濟鋼、萊鋼等山東省內大型鋼鐵企業產能已由最低時70%左右恢復到目前的90%左右。廣州鋼鐵一位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廠子已于春節前在港口低位購進了一批現貨礦。來自市場的信息是,從去年鋼材價格跳水后,除了目前螺紋鋼等建材出現上漲外,由于汽車造船等行業持續低迷,高附加值的板材市場一直不景氣。這也給走高端路線的大型鋼廠,難以在建材鋼方面與小鋼廠一決高下。 憑借著明顯的價格優勢,成批堆積在港口的礦石開始被發送到各個鋼廠,現貨礦市場開始活躍起來。今年以來,山東3個億噸大港吞吐量均迎來"開門紅"。據了解,去年11月、12月,日照港鐵礦石業務量急劇下滑,而到今年1月份鐵礦石進口量則增至654萬噸,環比增長100%,這是去年5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其中,進口的鐵礦石多為現貨礦。相鄰的青島港也面臨同樣情形。截至1月底,青島港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2572萬噸,同比增長3%。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