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間損失顧慮 認知時間損失顧慮(perceived time-loss risk)是顧客對作出錯誤購買而造成時間損失的顧慮。這種時間損失顧慮包括兩種類型:一種是前期顧慮,另一種是后期顧慮。前期風險是指顧客對訂貨與收到貨物之間可能的時間損失的顧慮;而后期風險則是顧客對可能要退還不滿意商品而造成的時間損失的顧慮。 對于前期認知時間損失顧慮來說,準顧客可能要問的問題是:"我要等多長時間才能收到訂購的貨物?"在談到顧客對時間損失顧慮的顧慮時,很自然就會聯想到目錄郵購應為顧客提供的方便性。為了更好地方便目錄購物者,以降低前期 時間顧慮。目錄公司可以提供免費電話訂購服務、接受主要金融機構的信用卡付款等便利措施。為了縮短顧客等待時間。有的目錄提供快速送貨服務,例如通過速遞公司或郵政速遞業務來傳遞貨物。當然,盡管運用速遞手段可能會解決顧客的前期時間損失顧慮問題;但是,由于速遞業務會增加費用,從而又會增加顧客"認知財務顧慮"。 當績效顧慮或財務顧慮較高時,顧客還可能會關注后期時間損失顧慮,即由于退貨而可能造成的時間損失。在最終作出一項購買決策前,購物者可能會提出這樣的問題:"退還一項不稱心的訂購難易程度如何"、"這會帶來多少時間損 失"。在實踐中,有的公司把退貨方面的指南隨商品發送給顧客。這樣做的結果是,顧客在決定購買之前卻得不到有關方面的信息,從而影響其購買決策。所以,公司應該努力在顧客實際購買之前就釋放其后期時間損失顧慮,以供顧客作出反應前評價之用。 五、來源顧慮 來源顧慮涉及顧客對公司本身的信任問題。顧客認知來源顧慮(perceived source risk)是指準顧客對目錄公司的信任與否,與該公司作交易是否感覺舒暢。一個信息來源于何處對信息接收入具有很大的勸說力。來源的可信度是溝通對象對該來源的一系列認知,包括對該來源的可信賴性和公司的技能等方面的感知。如果這種感知是正面的,則來源顧慮程度降低。 對于來源顧慮的釋放,在公司尋求新顧客時顯得尤為重要。因為這些人可能對本公司甚至目錄營銷業都缺乏了解。顧客如果對來源產生懷疑,即使公司在目錄中提供再好的優惠條件,顧客也可能不予理睬。顧客對來源顧慮的認知與其他>其他>其他幾種風險認知的關系是:顧客對來源顧慮的認知占統馭地位,對其他幾種顧慮的釋放只有建立在顧客對信息來源信任的基礎上才有意義。也就是說,只有當來源顧慮被降低到一定的程度時,公司在降低其他幾種認知顧慮上的努力才有獲得成功的可能。例如,為了降低顧客財務顧慮認知,公司在目錄中提供無條件退貨和退款保證,但是,如果顧客對目錄營銷者本身尚存疑慮,這種退款保證就會顯得毫無意義。這就是說,如果顧客對來源顧慮認知高,那么,其他幾種顧慮也非常可能是高的。反之,如果顧客對來源沒有什么疑慮,那么,他在決定是否購買某個產品上所表現出的猶豫,則可能是由于較高的與該產品本身相關的認知顧慮,如財務、績效或社會因素等等。 為了降低這種認知來源顧慮,目錄營銷者需要在潛在購買者心目中樹立一種"可信"的形象。對于一個潛在顧客來說,首先要的問題可能是:"我是否可以信賴這家公司?"而對于那些沒有目錄購買體驗或經驗較少的購物者來說,他們甚至會提出一個更為嚴重的問題:"這家公司存在嗎?"對于同時擁有自己零售商店的目錄營銷者,可以運用其零售商店業已樹立的良好形象和聲譽,消除顧客對來源的疑慮。但是,如果目錄營銷者沒有自己的零售商店或是商店數量有限,它就無法通過商店聲譽來獲得"可信"形象。在這種情況下。就應采用其他方法。例如,有的公司在其目錄中以整頁的篇幅登載公司員工的一些趣事,以此來增加顧客心目中的真實感。 認知來源顧慮還可以通過教育來降低。一個潛在顧客通常會對那些不僅僅是為了向其推銷產品的目錄營銷者心懷信任之感。目錄界應共同努力教導他們的顧客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目錄購物者,如何作出更有效的購買決策。郵購購物者往往缺乏遠距離判斷產品質量的足夠技能。如果目錄營銷者教導一個準顧客如何識別和購買高質量的產品,那么,該準顧客就可能認為這個目錄營銷者也是一個高素質的企業,從而降低認知來源顧慮,甚至還可能包括績效顧慮有時,目錄公司還可以通過向顧客宣傳自己歸屬于某個權威性組織,從而增加顧客的信任度。例如,美國"直復營銷協會"(DMA)就是一個權威性的直復營銷同業協會,是該協會成員的目錄公司在他們的訂單上印制該協會的會標。這對于一個有見識的郵購者來說,DMA成員將意味著該目錄公司遵守著某套專門的職業道德規范。對于那些不知DMA為何物,而且可能是不經常或從不通過目錄購物的人來說,公司就應該提供關于DMA成員的有關信息、在家購物的有關法規以及其他作為郵購顧客所應該享有的權利。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