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期待已久的鋼材期貨終于要揭開"神秘面紗"。據報道,鋼材期貨交易規則已經初步敲定,首推的兩個品種基本確定為線材和螺紋鋼,推出時間將在3月上旬左右。 鋼材期貨上市臨近 去年鋼材價格的暴跌讓人心有余悸,業界推出鋼材期貨的呼聲隨之越來越高,上海期貨交易所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各項籌備工作。最近已經公開確認的消息是,上海期貨交易所與中國期貨業協會將聯合舉辦鋼材期貨分析師培訓班,三期培訓班的最后一期是2月21~22日。按照此前經驗,期貨交易一般會在培訓結束后的2~4周內推出。 據報道,鋼材期貨交易規則(草稿)內包含了品種、交易單位、保證金制度、交割單位、漲跌停板制度等細節。鋼材期貨上市品種為螺紋鋼和線材,交易單位均為10噸/手,最小變動價位為1元/噸,每日價格最大波動限制不超過上一交易日結算價正負5%。最低交易保證金為合約價值的7%,最小交割單位為300噸。業內人士指出,雖然基本情況已經定下來,但是不排除在個別細節上會出現細微變化。 將影響鋼價與鐵礦石價格 我國的期貨行業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全球大宗商品定價體系中的重要成員,但作為全球第二大大宗商品的鋼材并沒有出現真正意義上的定價中心,我國開展鋼材期貨交易將很好地彌補這一空缺。鋼材期貨交易由于會有大量自然人在市場中進行投機、套利交易,相比已經開展多年的鋼材電子盤交易,更能正式地反映市場的供求關系。同時,這也使得市場的定價機制更加統一,使得價格發現功能在鋼材期貨交易中得以較好發揮,為我國乃至全球提供一個具有公信力的鋼材基準價格,以此推動我國鋼鐵產業的優化和發展。 2008年的鐵礦石談判深深地刺痛了中國鋼鐵業的神經。同鐵礦石相比,中國銅精礦的對外依存度與之相當,卻并沒有出現定價權受制于人的尷尬局面,主要原因在于銅精礦的定價受到銅期貨價格的直接影響。因此,鋼材期貨的上市交易,將在全球范圍內產生具有公信力的鋼材基準定價,使我國處于更加透明、公平的鐵礦石議價環境中,有利于我國鋼鐵產業的健康發展。 將有助于優化產業結構 我國鋼鐵行業的現狀是大量新增產能與落后產能并存,鋼材期貨的上市交易將有助于提高我國鋼鐵行業的整體水平。將要上市交易的螺紋鋼和線材期貨品種,作為建筑行業的主要原材料,其品質標準往往缺少一個公開、透明的機構進行評估,鋼材期貨的交割機制很好地彌補了這一空白。 由于我國的產鋼企業眾多,產業市場化程度很高,通過對于鋼材質量的客觀評估,建立公平的交割品種體系,一方面有助于提高產品的整體質量水平,另一方面將為落后產能的優化升級提供源動力。從這個角度來看,鋼材期貨的推出將對提升我國鋼鐵產業的整體水平起到顯著的推動作用。 另外,鋼材期貨的推出將使涉鋼企業的經營更加靈活,應對價格波動風險的能力更強。與此同時,也對涉鋼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利用好這一避險工具將對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直接的影響。作為涉鋼企業在進行鋼材期貨交易之前應該做好以下準備工作:與期貨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互相學習;明確參與期貨交易的目的,杜絕利用期貨進行投機交易;涉鋼企業在明確利用鋼材期貨為經營活動保駕護航的前提下,選擇擁有豐富保值經驗的期貨公司也至關重要。 拓展鋼貿企業生存空間 在中國獨特的鋼材市場結構中,鋼材貿易企業盡管數量巨大,但在產業鏈中卻最不具有定價能力,并且也最易遭受價格風險沖擊。即將推出的鋼材期貨,無疑將為鋼材貿易企業帶來新的生機。而在現貨市場和電子交易市場中經歷磨煉的諸多鋼貿企業也憧憬著在期貨市場中尋求成長機遇。 作為鋼材貿易企業,最為關注的就是自身資金流狀況。企業為了讓資金維持流動,需要保證每天維持一定的銷售數量。這意味著,在市場狀況不好的時候,貿易企業需在價格上做出很大的"犧牲"。業內人士指出,鋼材期貨推出后,貿易企業為現貨交易做出的"犧牲"就可以從期貨市場中得到補償了。 對熟悉期貨交易的人來說,這樣的風險轉移功能只是期貨市場最簡單的功能之一。然而,目前在上海的60余家鋼材交易市場中的7000余家貿易企業里,十余萬名從業人員在完成每年占全國鋼材流通量近四分之一的現貨交易時,都曾面對著同樣的問題:一方面是鋼廠的定價優勢,另一方面是對終端用戶必須履約的發貨協議,而鋼價的波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由鋼貿企業來承擔。 除了為傳統的業務拓展新的發展空間外,不少鋼貿業者也希望借著鋼材期貨的推出尋找新的機遇。而在運行多年的鋼材電子交易市場中,也成長起了不少經驗豐富的專業鋼材交易者,他們同樣希望在即將推出的鋼材期貨市場中一試身手。對于許多經驗老到的鋼貿業者來說,鋼材比其他>其他>其他商品更為細致的品級劃分和不同地區之間的價差,也意味著未來新的獲利機會。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