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管理專家總喜歡在各種場合大罵民營企業家族制,理由是家族制有許多不好的地方。是不是家族制企業 就一定不好呢? 家族企業在全世界企業中占65%至80%之間,世界五百強 企業中,家族企業約占40%。根據王彬2001年的研究,在歐洲,43%的企業是家族企業,在亞洲,特別是東南亞華人社會中,家族企業這種組織形式更是非常普遍。在市場經濟最發達的美國,家族企業不僅數量龐大而且經濟總量也占相當份額,其創造了全美78%的就業機會和GDP的50%。在中國300多萬的民營企業中,90%以上都是家族制企業。不難看出,家族企業在當今社會依然是活躍的經濟主體。實際上,家族企業強大的生命力已昭示出其生存的理由和社會根源。 在許多家族企業中,主要的管理層都是圍繞最高層領導人的裙帶關系而展開的,直系親屬為骨干,親戚加朋友,有的甚至還拖家帶口;大部分員工又與管理層的親戚沾親帶故,相對于管理層來講,就是親戚的親戚,朋友的朋友或親戚的朋友,朋友的親戚。 從家族老制管理模式的缺陷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形成多中心管理,多人具有"拍板"權。意見不一致時就出現"公說了婆不行,婆說了公不算;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結果都沒人可算,下面的人也無法執行;二是思想觀念的不一致,導致認識上的分歧,造成無法對企業發展的方向、目標形成統一認識;三是用人方面標準不能一致;四是思想觀念上的差異使管理行為難以統一,很難達到步調一致,管理的合力就難以形成;五是在企業管理過程中感性超越理性,個人意見代替制度,親情友情代替責任。造成企業規章制度無法實施和執行。 任何企業的發展都必須依靠大量的資金及人才,家族控制意味著股本由家族提供,高層管理人才也來自于家族,這對于企業發展來說是十分致命的事。因為任何一個家族所能提供的資金及人才都是有限的,更何況誰又能保證他的下一代及下下一代還會誕生出足夠多的人才支撐家族呢?所以受制于一個家族的人才資源,民營企業一般規模小,很難做大。 當然,也不排除少數民營企業由于家族出了一代天才而成為了大帝國,但這些家族企業常?;畈贿^三代,通常是老子創造帝國,兒子守業,到了孫子輩就土崩瓦解。但為什么還有如此多的民營企業堅持家族制呢?不是輿論所說的民營企業家太蠢,而是家族制有它不可比擬的優勢,比如:忠誠度高、法律風險低、決策效率商、抗風險能力強、管理成本低、聚合力強等。任何企業都有自己的核心秘密,你不用擔心這些秘密會被自己的兒子老婆泄漏出去,而引入外人則很難保證這一點,尤其對于中國這種低信任度的社會來說,非我族類,多有異心,一旦讓企業的控制權落入他人手中,常令企業家們不能安睡。 家族制企業不等于家族式管理。從一些成功的家族企業來看,他們往往非常注重企業價值觀的統下,同時,他們都非常注重引進高級人才,使企業導入現代管理理念。有些家族企業甚至還會將小量的股權分配給企業的職業經理人,從而使企業的股東結構發生變化。這種企業的生命力大多數很強。 總之,家族企業有家族企業的好處,也有它的弊張。這種企業能走多遠,關鍵還是取決于這個企業的掌舵人。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