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波行情失算了,沒有預測準,虧了不少。"這是最近記者在采訪中,一些鋼貿公司的經營者對企業面臨虧本經營嚴峻局面的感嘆:"如今買賣鋼材靠賭行情恐怕不行了,要加強對市場的預測呀。" 原來,不少鋼材貿易商在年前憑著自己的良好心理預期,看好春節后的建筑鋼材市場回暖,行情看漲,有的商家進了不少貨,想在春節后"博一把",誰知節后的行情僅上漲了一兩天后便快速下跌,而是跌勢兇猛,跌幅加大。進入3月份,上海及周邊地區的螺紋鋼市場價格依然一路下滑,普通Ⅱ級螺紋鋼(ø16mm-ø25mm)市場銷售價格跌至3100元/噸,比原先的3350元/噸左右,下跌了200-250元/噸,而貿易商手中的資源進貨價都在3300-3400元/噸,每噸的虧損額在150-200元/噸,有的鋼貿商為此虧損上千萬元。這把行情沒有博準,輸了。 痛定思痛。一些鋼貿公司的經營決策者從這波行情的失算中進行反思,深切地感受到要根據市場實際,正確地預測行情,而不能憑主觀的良好預期,去博行情。一些鋼貿公司的老總,親自進行市場調研,掌握第一手信息,上海有家鋼貿公司總經理每周對自己公司主營的冷熱板、造船板、不銹鋼市場行情進行分析研究,組織在市場前沿的銷售人員進行分析行情分析預測,這周各品種規格的價格變化,哪些品種規格的價格漲跌多少,哪些品種規格走俏或滯銷,影響行情走勢的主要原因,等等,每周有一個分析調研報告和價格走勢表,提供給公司每位經營者。這家鋼貿公司把第一手信息的采集,作為企業經營的必修課,根據自己采集的第一手信息,對市場進行預測,而不是憑著自己的感覺和良好預期,來盲目的博行情,結果導致行情的判斷失誤,釀成經營虧損。 如何掌握第一手信息,有效應用信息?對此,一些鋼貿公司老總不只是坐在辦公室里瀏覽網上信息,而是親自走出去進行實地調查研究。有家鋼貿公司老總每隔一段時間,對主要的鋼材倉庫,一個一個地進行實地查看,對倉庫里的鋼材的數量、品種、規格、表面質量、生產日期乃至貨主情況,等等,一一進行記錄、分析和研究,從而來判斷后期市場的供需變化和價格走勢。 應該說,鋼材庫存變化,最能體現市場供需的變化,因而直接關系到市場價格走勢。對于鋼材貿易商而言,掌握庫存變化動態,除了通過二手資料獲悉信息外,最好的辦法是親自到倉庫,實地跑一跑,親眼看一看,細心算一算,認真想一想。通過自己的親身跑、看、算、想這一實踐過程,才能在實地調研中取得第一手真實的信息,為企業的經營決策做出可靠的依據。因為,光靠二手資料,有時不能滿足經營決策者對信息的需要,特別有些信息,可能存在可獲得性、時效性和準確性等方面的問題,這就不利于企業的正確決策。 再有,一些鋼貿公司經營決策者為取得第一手信息,還深入到上游的原料、鋼材生產的企業,到下游的鋼材使用終端用戶,如鋼結構制造企業、重大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等,掌握鋼材的生產情況和使用情況及需求變化情況。比如,上海地區的建筑工程質量監理部門對鋼材質量提出新的要求,加大對螺紋鋼公差尺寸的監控和檢查,凡公差尺寸超過國家規定標準的螺紋鋼一律不能在滬上建筑工程使用,并將正式發文頒布實施。一些鋼貿公司根據這一信息,在組織鋼材資源時,就認定國標的免檢產品,而不再采購公差嚴重超標的鋼材,因為這類鋼材將被驅逐上海市場。 俗話說,預則立,不預則廢。而要在變化莫測的鋼材市場里,能正確判斷、預測市場行情,必須進行市場營銷調研,掌握第一手信息,有效應用信息,規避市場風險。其實,市場調研是鋼貿企業了解目標市場需求和競爭對手的真正有效手段。有這樣一種說法,決策科學化等于90%的情報信息加10%的判斷。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幾乎所有的營銷決策都必須占有充分的市場信息。市場營銷調研,就是將掌握的第一手信息,用以識別和界定市場營銷機會和問題,得出合乎客觀實際發展規律的結論,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依據,并對市場營銷進行比較準確的預測。 功夫用在營銷外。如今一些鋼貿公司經營決策者注重企業的市場營銷信息應用和管理,努力提高企業銷售人員的市場營銷信息系統應用的素質,能夠系統地收集、處理、分析和解釋有關市場信息,運行有效信息,指導經營實踐,避免盲從、恐慌心理的產生。 應該說,注重有效應用信息,規避市場風險,這也是時下鋼貿商日趨成熟的體現。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