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南京市圍繞節能減排 目標,堅持技術與管理并重,取得了一系列的顯著成效,僅地源熱泵一項,每年便可節電6.4億千瓦時,節能21.4萬噸標煤。政策引導提供推廣保障說到南京市的可再生能源 利用,離不開一系列的政策支持。 在短短幾年間,《南京市建筑節能 與墻體材料革新管理辦法》、《南京市"十一五"節能規劃》、《南京市墻體材料革新與建筑節能"十一五"規劃》等一系列法規相繼出臺,《南京市建筑節能管理條例》已列入地方立法計劃。 同時,南京市在政府文件和節能規劃中,對開發應用太陽能熱水、地熱能、生物質能等應用技術,推進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應用都提出了明確要求。在實際工作中,對于可再生能源在技術研發、科技示范、技術集成推廣、政策激勵等方面,政府有關部門對技術研發、建設單位都給予了不小的幫扶與支持。 以點帶面發揮示范工程的榜樣力量 為了帶動建設領域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南京市選擇有代表性的住宅和公共建筑開展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應用示范,以點帶面,逐步形成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規模化、一體化、成套化應用的技術體系和相關配套技術。 近兩年,南京市建委等有關部門組織開展了朗詩國際街區、南京工程學院逸夫圖書信息中心等20多個低能耗和可再生能源的試點示范工程,資助可再生能源研究,市級財政用于推廣的經費達到250萬元。 同時,南京市還積極鼓勵和組織建設、技術支撐單位申報國家級試點示范工程。2007年,南京工程學院逸夫圖書信息中心等一批太陽能熱水系統、光伏發電、地源熱泵系統項目被列為國家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項目,獲得了2000多萬元的財政資助。 四舉措加強技術配套練就節能硬氣功 南京市圍繞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治理的核心,以"四新"技術推廣應用為重點,開展了淺層地熱能利用技術、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技術等一系列課題研究。具體工作主要集中在科研開發、成果總結、跟蹤服務和施工設計四個方面。 一是結合試點工程,南京市加強可再生能源 技術的科研開發,實施了"南京地區淺層地能資源利用規劃研究"、"蓄能集熱蒸發一體化太陽能熱泵系統開發"等一批科技項目的研究開發。 二是結合試點工程,認真總結可再生能源應用技術成果。南京市建委在對實際數據總結的基礎上,結合對資源條件、負荷特點、能源價格等一系列外部因素的研究后發現,地源熱泵系統技術在南京市具有顯著的節能減排 環保與改善建筑或區域熱環境效果。 三是配合做好可再生能源示范項目跟蹤服務。南京市建委首先根據項目實施方案報告和申請報告,做好施工圖專項審查,確保設計環節按方案執行;其次,通過加強過程控制和管理,要求項目承擔單位組織做好設計、施工、監理和后期檢測評估。 四是發揮施工圖設計把關作用。在太陽能、淺層地能等設計文件審查中,南京市建委嚴格執行施工圖編制文件深度要求和技術標準。 用宣教鋪就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大道 通過不斷總結經驗,南京市建委意識到,加強宣傳、擴大影響是推動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應用的有效手段。南京市還積極組織開展技術研討、現場交流會。為了強化專業技術培訓,南京市每年根據建筑節能 工作的實際,組織設計開發、施工和質檢單位進行專項培訓。 通過多年努力,南京市可再生能源應用產業已形成一定規模,估算僅太陽能、淺層地能應用設備和安裝的年產值在4億元左右。 南京市作為日照資源、地熱資源與地表水資源豐富地區,太陽能與地源熱泵等可再生能源技術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南京市建委將進一步加強領導,完善政策、法制,加大科技攻關,強化監管,促進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規模化應用。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