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溫材料中阻燃劑的添加和普及:萬能VS萬萬不能 以上發生火災的單位有一個隱形共同點,就是它們均為文明、文化單位,硬件設施都是處于相對上流的地位,為什么火災發生頻率如此之高呢?縱觀3次失火事故,安全施工是重中之重,在工程建設中,消防工作該為此負起主要責任。同時,外墻保溫材料阻燃劑添加問題也一再成為關注的焦點。 根據北京市消防局提供的資料,大樓外墻使用的新型節能保溫材料指的是擠塑板,全稱為擠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XPS),具有高抗壓、防潮、不透氣、耐腐蝕、導熱系數低等優異性能。但是,擠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屬于有機質絕熱保溫材料,為可燃性建筑材料。 2月13日,中央電視臺針對新址園區附屬文化中心大樓火災事件召開會議,通報專家組對火災現場進行勘察的初步結果,稱這次火災系新中國成立以來建筑物燃燒最快一例。會議通報,燃燒主要集中在鈦合金下面的保溫層,具有表皮過火的特點。大樓保溫層使用的材料是國家推薦使用的新型節能保溫材料,這種材料燃燒后過火極快,因此瞬間從北配樓頂部蔓延到整個大樓。另外,3月16日上午10點09分,中央美院南門外的學生宿舍起火。由于著火的臨建樓彩鋼板保溫材料燃燒速度快,加之宿舍內易燃物較多,直到11點09分,大火才被基本撲滅,臨建宿舍的B、C、D區完全燒塌。 中國科技館再因保溫層擠塑板著火,東南角外側嚴重燒損,雖然具體原因還在調查之中,但"阻燃材料并不是萬能的,這是需要強調的,但是對于防范火災,沒有它是萬萬不能的,這也是需要強調的。"中國阻燃學會副秘書長、北京工商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錢立軍博士用兩個強調為阻燃材料定位。 據錢立軍介紹,在臺灣、日本等地,阻燃材料又叫難燃材料,但是難燃不等于不燃。對于一些小規模火源引起的火災,阻燃材料可以為消防贏得時間;但是對于已經蔓延的較大的火勢,不能全指望阻燃材料將火勢遏制。 "但是世界上大約90%的火災都是由小火源引起的,所以如果阻燃材料得到普及、全面應用,應該說可以減少90%的火災發生。"錢博士肯定地表示。 保溫材料易燃 新型防火建材待關注 江蘇省鐘星消防工程有限公司工程經理韋行表示,目前,廣泛應用于現代建筑外墻墻體中的有機保溫材料已成為引發城市建筑火災的主要著火源之一。保溫材料燃燒速度很快,會導致火勢迅速蔓延。此外,保溫材料燃燒時釋放出的煙、毒氣和熱量也會對人產生致命的傷害。 "墻體雖然是采用不燃材料混凝土制成,但有機保溫材料的不合理應用,已經給建筑帶來巨大的消防安全隱患。由此引發的火災,將會給人們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韋行表示。 根據江蘇省鐘星消防工程有限公司的統計,在外墻保溫領域中應用有機保溫材料發生火災的案例很多。綜合分析之后可將火災的發生劃分為3個時段:保溫材料進入施工現場碼放時段、保溫材料施工時段、外墻外保溫系統投入使用時段。而前兩個時段的風險更大。 目前,業界的共識是,應該有針對性地提出預防或解決措施,以減少因外墻外保溫系統或材料引發的建筑火災,并盡量減慢其燃燒速度,從而給人們的逃生和獲救贏得寶貴時間。 要提高建筑外墻外保溫的防火安全性,首先應在設計、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防火規范進行選材。 上海古猿人石材有限公司總裁陳國邁表示,對于墻體材料的選擇,應盡量選擇不燃材料。他說:"人造石材是目前新興的建筑外墻材料,在建筑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也契合了建筑外墻防火的需要。"陳國邁說:"文化石的主要骨料之一是陶粒,陶粒具有很好的保溫隔熱性能,它是在1300℃高溫下燒制而成。經過檢測,它可以抵御500℃的高溫,導熱系數非常低,按業內常規標準可以算作絕熱材料。根據測試,主要骨料是陶粒的文化石產品有4小時的防火功能。" 據了解,人造石產品制造簡便、生產周期短、成本低、可以廣泛應用于各種室內及室外建筑裝飾。 人造石30年前在美國問世,我國最早應用人造石制品作為裝飾材料的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一些沿海發達城市,近年來在全國廣泛流行。品質優秀的人造石,在不添加阻燃劑的情況下,也能實現阻燃,而且不會產生有毒氣體,其防火性能符合國家A1級規定。 同時,陳國邁也指出,除了人造石,還有許多材料,如混凝土、磚或空心磚、瓦、石料、石棉制品、鋼鐵、鋁、玻璃、玻璃纖維、礦棉、陶瓷品、砂漿、石灰等都可以有效防火。 "此類材料在火情初期,不易發生燃燒現象,也不易產生有害的濃煙和氣體。即使在高溫火情下,也不會發生變形、熔化、龜裂等現象。"他認為,上述材料今后應引起建設單位更多重視。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