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太倉檢驗檢疫局檢出一批質量嚴重不合格的進口板材,其不合格率高達53%。貨物存在的主要質量問題為:嚴重的腐朽、開裂、蟲蛀孔、邊皮材等,很多板材已完全失去使用價值而成為事實上的廢材。事后外方發貨人已兩次前來看貨,承認貨物質量差的事實。太倉檢驗檢疫局按照相關國家鋸材分級委員會制定的NLGA標準,對該批貨物實施分等級、分規格的隨機抽樣檢驗,檢驗后出具了品質檢驗證書,索賠金額約28.5萬美元。 基于今年上半年以來,很多口岸進口板材數量成日益上升趨勢,太倉檢驗檢疫局建議: 一是進口商在進口板材簽約前應該對供貨商的經營狀況和在業界的誠信度等做必要的調查。在大批量進口前,有必要做發貨前預檢驗或監裝工作。 二是盡量不要購買最低等級的板材,如本批板材中的"三級材"和"經濟級"。因為按照檢驗標準,最低等級的板材往往是允許有最多、最大缺陷存在的板材。但按照國際慣例和國際通用標準,任何等級的木材,當其使用部分不足1/3時,該木材即成為事實上的廢材。尤其是木材含有大量的腐朽、變質、蟲蛀等非健全缺陷時,木材就發生質的變化,可能完全失去使用價值。因此,不能僅考慮價格上20-30美元/立方米的優惠而購買最低等級的板材,如監控措施不到位而被發貨人利用,就成了"廢物的垃圾桶"而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 三是板材的檢驗工作應提前介入。板材的對外索賠有效期很短,一般為10-15天,特別是腐朽變質缺陷、開裂、變色等缺陷,一旦超過時限,發貨人就會拒絕賠償。同時,板材檢驗工作量大,抽樣檢驗要覆蓋到所有的樹種、等級和規格,要對所有的缺陷對照標準進行分類篩選和統計、匯總,從而才能出具有說服力的檢驗證書。但在卸貨碼頭,通常缺乏必要的檢驗條件,國內經銷商往往只重視快速放行、快速銷售而忽視了檢驗環節,一旦貨物銷售到生產加工廠家,開包用貨時才發現問題的嚴重而要求退貨或索賠,為時已晚。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