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業:困難機遇同在 挑戰發展并存(2)
www.63-hd.com 時間:2012/3/22 來源:門窗幕墻網 作者:www.63-hd.com 點擊:980
(三)審時度勢、夯實基礎,積極科學地應對危機。 1.立足當前,謀劃未來,建立健全和完善企業科技創新體系 隨著金融危機更大范圍的凸顯,市場競爭對建筑企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和挑戰,所以加快建立健全和完善企業科技創新體系,確保我國拉動內需基礎設施建設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將事關我國現代化建設應對這場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全局。我們必須從行業發展戰略的高度,深刻認識加強建筑企業技術創新來提高工程建設質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開拓進取,扎實工作,著力發揮科技進步在拉動內需和基礎設施建設中的技術支撐作用。 科技進步是技術創新之源;技術創新就是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過程。因此,技術創新不僅是建筑行業建立創新體系的核心,而且也是企業技術創新的主體,同時更是塑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必由之路。當前,要認真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繼續深入學習貫徹中央關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包括原始創新:以科學發展和技術發明為目的取得專利;集成創新:將多種相關技術有機配合行程新產品和新的生產力,促進建筑業跨越式發展;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要努力加強引進借鑒先進技術,消化吸收,提高我國建筑產業技術水平,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廣泛應用高科技和先進技術。最近,我們組織幾位協會專家委員去南京長江隧道工程考察學習,了解到中鐵十四局在超大直徑(直徑14.93米)隧道盾構施工中針對不同的地質變化,在高水壓極其困難的環境中堅持自主創新,開發更換德國進口刀具的高科技成果,攻克了當前一項世界級科技難題很受啟示。如果我們企業都能這樣重視和進行技術創新,中國建筑企業將一定會躋身世界先進技術之林,形成更多擁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知名品牌。我們一定要按照建設部《"十一五"建設科技發展規劃》的具體要求,立足當前,謀劃未來,重視企業技術創新工作的領導,努力營造有利于技術創新的信息平臺,強化企業技術創新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配置科技資源、引導科技活動扎根生產前沿作用,逐步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開發和應用技術創新體系;不斷完善各項配套政策措施,為技術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提供保障。同時要制定有利于技術創新的具體措施,逐漸增加技術創新的資金投入。要把企業技術進步狀況和技術創新能力、新技術和新工藝的應用水平等,作為企業當前管理和長遠發展的重要指標,形成鼓勵和促進新技術開發與推廣應用長效機制。 2.苦練內功,夯實基礎,著力提升工程項目管理水平 首先要做好市場格局的綜合分析,深入研究其自身資源,有針對性地優化企業內部結構調整。作為施工企業,尤其是房屋建筑承包企業,要在新的形勢下結合自身的經營范圍和資源配置,進一步轉變生產經營觀念,不斷調整產業結構,拓寬服務領域,改變固有建制,以適應不同規模、不同體量和不同專業性質的建設任務,包括教育、衛生、鐵路、公路、城市軌道、災區重建和房地產開發等基礎設施建設市場。要充分應用項目管理原理,實現企業資源投入和市場資源整合的匹配與優化。切實做到有序進入、高效運作、科學管理,避免不加分析盲目投入,片面追求短期效益和一哄而上的急功近利現象。 其次是加強和完善制度建設,認真學習貫徹執行《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規范》。規范是成功經驗的總結、理論研究的升華、崗位職責的標準、衡量管理效果的尺度。國家擴大內需、拉動經濟政策的逐步實施為建筑業迎來了基礎設施、交通、環境建設的新一輪高潮,這就需要我們統籌規劃,從企業全面建設等方面做好充分準備。否則很難勝任大面積項目開工和市場需求,甚至可能出現新一輪的質量、安全等問題。因此,企業要嚴格執行有關法規和強制性標準,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強化貫徹執行力度,重視建設程序管理,以質量安全控制為核心,全面推行項目扁平化和精細化管理,減少管理層級、縮短管理鏈條,降低管理費用,加強成本核算,規避項目風險,重視計劃工作等。 再就是要系統運用現代管理知識,廣泛開拓市場,挖掘企業潛力,創新管理機制。要把管理創新的著力點放在工程項目上,形成以節能環保為重點的資源管理創新機制、以降低成本為核心的效益管理創新機制、以人為本為原則的人才戰略培育創新機制、以誠信和諧為前提的合作共贏創新機制、以科技進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為目標的高端管理創新機制。同時還要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構建科學的法人治理機構,建立適應市場要求具有行業特色的以職業經理人為主的經營管理格局,規范企業運作行為,加強自律建設、制度建設和信用建設,轉變發展方式,推進技術進步、管理創新、不斷提高項目管理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創新水平。 3.誠信為本,走"質量興業"之路,樹立"品牌企業"發展戰略 一個"品牌企業",除了在科學管理上遙遙領先于一般企業外,重要的是要在產品質量和社會上有很強的信譽度。"魯班獎"工程是建筑業優質產品最高水平的重要標志,是通過萬里挑一、優中選優評選而產生。但今天它的深刻內涵已不單指的是一個質量獎,而是一個系統工程、民心工程、誠信工程,節能環保工程。因為產品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企業社會責任問題。去年四川汶川發生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倒塌,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一些建筑物由于質量方面的原因給人民帶來的災難以及建造企業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我們決不能光顧企業賺錢而不承擔社會責任,需要把企業發展和社會責任相融合。現在國際上已經把它提到標準認證的高度,如SA8000就是社會責任體系,它的深刻含義就是賦予市場經濟以人道主義的因素。 ISO9000體系,是質量保證體系,大家比較熟悉,其中最關鍵講企業誠信,實際上也有社會責任問題,核心內容有三句話,第一句,就是企業經營者應該說的必須說到;第二句,就是說到的必須做到;第三句,做到的必須記下來。企業要真正做好這一點就必須樹立"品牌"意識,對社會信守承諾,對人民勇于負責。建筑業的"品牌企業"形象最重要的也是以產品質量為核心,提高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占有率,突出企業的信譽度和服務質量,包括產品質量和工作標準。國外企業叫經營理念,我們叫企業宗旨。比如"質量第一、用戶至上、以誠取信、服務為本"等。"質量"、"誠信"第一是為用戶考慮,來自市場。第二以"質量、誠信為本,能轉換為商機。第三是質量、誠信最終要回歸到企業的各項管理中,它不是空中樓閣。這里要特別強調的是創魯班獎工程必須堅持"策劃在先、過程為重、精益求精、總結提高"的原則,從"源頭"抓起,把質量改進和質量管理貫穿在設計、科研、施工、項目試運行全過程。所以企業要走"質量興業"、創"精品工程"、樹"品牌形象",最根本最直接的還是立足于從項目的全過程管理和質量監控抓起。 三、新時期工程項目管理的發展趨勢與最新走向 隨著經濟全球化、項目管理國際化,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進一步凸顯、國家擴大內需政策全面實施、項目日益復雜和周期縮短以及降低運行成本的壓力為新時期項目管理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總體來講,目前我國工程建設項目管理已呈現出了既規范又多樣化的發展態勢。工程建設中,既有融資、投資、帶資建設的BT管理形式;又有設計、施工、采購一體化的BOT、融資管理模式,還有專業化公司代行業主進行項目管理等新模式。尤其是奧運工程建設中多層次、大范圍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新模式的成功經驗進一步推動了我國工程項目管理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的創新與跨越式發展。我體會有"兩個競爭"、"三個提升"、"四個走向"。 (一)兩個競爭 1.以降低消耗為主的費用競爭轉向技術領先、管理創新的競爭 中國建筑業上世紀80年代以前一直沿襲計劃經濟模式,國家的資金、國家的項目,面對國家企業。項目建設完全按照國家計劃實施,無所謂項目目標,更不存在主體擇優。所以一度出現"工期馬拉松,投資無底洞,質量無保證"的局面。1984年實行招投標管理體制以后,第一次把項目實施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實施了"以定額為主線,設定標底,限制報價"的市場運作模式。由于受量價合一定額的制約,并以此為依據編制標底和報價,嚴重偏離了當時市場的實際情況。以后雖然也曾采用一系列的調價系數,但單一的價格調整很難綜合反映動態市場,最終導致市場競爭并非絕對的企業實力競爭,中標的企業不是最優秀的企業,中標價也不一定是合理價,市場競爭體現了很大程度的模糊和混沌。
相關資訊
圖片新聞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