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價格上漲起于華南,興于華中,成于華東
當前沙河地區市場價格較年初上漲300元/噸左右,華中地區市場價格較年初上漲400元/噸左右,華南地區漲幅更是高達500元/噸,均創近幾年來的最好水平。 中國玻璃期貨網的數據顯示,華南廣東、福建市場價格8月環比漲幅最高達30%,華中湖北市場價格8月環比漲幅也達到25%,遠高于華東、華北市場。
細細來看,本輪玻璃市場旺季價格上漲的順序和以往略有不同。按照傳統的旺季趨勢,北方地區氣候涼爽適宜,房地產裝飾裝修訂單增加,從而引發玻璃加工企業采購數量增加。按照以往經驗,首先會是需求增加的北方地區引領價格上漲,后期南方市場增量造成價格跟進。然而,今年則是南方地區快速上漲,北方地區出現支撐與之遙相呼應。
從價格漲幅來看,華南和華中市場為8月以來這波上漲行情的“引爆點”
華南地區率先啟動了較大幅度的調價,7月中下旬,在廣東地區玻璃價格還屬于不敏感的狀態時,廣東地區組織了一場浮法玻璃企業的市場座談會。廣東玻璃生產成本相對偏高,廣東地區的玻璃企業提出了旺季適當提價的訴求。從那時起,廣東地區便開始試探1—2元/重箱的提價,提價之后感覺市場還能接受,就開始一路小步慢跑,直到現在基本上都沒有停下來。當前華南市場基本上呈供不應求的狀態,市場貨源稍稍一緊張,瘋狂搶貨、推高價格也是自然的事。
南北方差異縮小,價格普漲
7月中旬南方降雨減弱之后,玻璃需求增加給生產企業增加了市場信心。為了縮小和北方地區的價格差異,南方市場價格快速提漲,湖北地區長江運輸能力恢復也加大了出庫力度,原本小幅上漲的北方地區在8月也快速跟進,和南方市場遙相呼應,全國市場形成了良性循環。今年上半年,廠家、經銷商、加工廠均預期年中淡季滯銷,結果受房地產市場拉動,預期落空,廠家、經銷商、加工廠終端均為低庫存疊加,旺季來臨釆購爆發使得市場供不應求,廠家漲價勢如破竹。 尤其是進入8月后全國市場更顯“紅火”,多數地區8月至今漲幅占年初以來累計漲幅的六成以上,全國玻璃市場呈現價格普漲格局。
大行情來臨,信心增強
淡季不淡,玻璃市場低庫存,進入旺季后,需求增加,價格快速上漲,市場由南到北進入大幅漲價模式。此次玻璃漲價源于全國都處于庫存低位,由南開始逐步零庫存。大行情來了,市場出現了搶貨高潮。由于沙河地區玻璃生產企業產能大,貿易商流通渠道輻射范圍廣,形成了完善的產供銷和物流渠道。在這次價格上漲過程中,出于對市場和價格的敏感,貿易商補庫的態度積極,心態良好。特有的銷售模式造就抬價風潮。
西南西北發力,全國風潮
在其他地區市場價格快速上漲的帶動下,上周起,西南和西北地區價格也開始走強,生產企業產銷率略有增加,貿易商采購積極性也有所增加。另外,東北市場整體走勢基本正常,生產企業報價輪番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