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困惑:上央視是燒錢還是賺錢? 提到"上央視",人們很容易想到"標王秦池"和"孔府家酒",這兩大酒品牌都曾不惜重金到央視投放廣告,前期確實起到了不小的效果,其銷量突飛猛進,可以說是央視成就了它們,可是后期發展沒能跟上,央視反而成了這兩大品牌的"掘墓人"。對于家居行業來說,此前有宏耐、萊茵陽光等品牌以數千萬元奪取央視廣告"標王",如今這兩個品牌都從主流品牌榜上消失。上央視到底是給企業帶來賺錢的曙光還是燒錢的陷阱?業界頗為困惑。 博洛尼總裁蔡明表示,3000萬元廣告費對企業來講是很大的一個數字,但對于央視來說可能是九牛一毛,搞得不好就是泥牛入海,不冒一個泡兒。因此如何選擇傳播方案,一直是他們思考的問題。箭牌衛浴董事長謝岳榮表示,此前箭牌曾在央視熱檔欄目《交換空間》上有所投放,但后期許多競爭對手也在其中投放,大大削弱了箭牌的廣告效果,尋找一條合適的傳播平臺非常不易。楊邦清也表示,兩年中健威在央視一直有投放,廣告效果也不錯,明年健威計劃在央視投放上億元的廣告,但選擇什么時段、做什么樣的廣告創意,目前還十分迷茫。 汪林朋認為,選擇央視這種媒體平臺做規模化的品牌傳播,首先要練好企業的內功,樹立核心競爭力。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包括產品品質、服務理念和人才梯隊等多種因素,把內部架構好了、人員準備好了,就是打品牌的時候了。正是對居然之家這個品牌有了充足的信心,汪林朋才敢在2008年砸出4300萬元的基礎上,2009年又以5900萬元的巨資投入央視。"我們這幾年持續不斷地向全國擴張,今年又開了6家新店,品牌影響力越來越大,央視的平臺讓我們在全國更有名氣,這樣的合作就是雙贏。" 企業家們普遍認為,最大范圍覆蓋、展現品牌實力,是企業到央視做廣告的初衷,但大把鈔票砸到央視,能不能給企業帶來賺更多錢的機會,在于企業自身是否具有了利用央視平臺的實力。 新聞點評:家居品牌擴張重規模還是重價值? 先做規模,還是先做價值?策劃大師葉茂中給發展迅猛的中國家居業開出的藥方是:先做出規模效應,再關注價值成長,"如果不能盡快將終端數量、品牌形象和媒介傳播規模化,就可能錯失成為全國戰略品牌的機會"。 葉大師顯然是個蹩腳的醫生。他認為紅星美凱龍目前在全國瘋狂"圈地",是在實踐他的"先規模后價值"理論,殊不知在此之前,"所有售出產品紅星美凱龍負全責"理念的推出和執行,已經讓紅星美凱龍擁有了核心價值。 居然之家的發展歷程更能證明構建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性。當紅星美凱龍2002年攜全國第22家店進入北京之時,居然之家仍固守著北四環一店,強化著它的"居然模式"和"先行賠付"理念。一旦準備充分開始連鎖布局,就一路奏凱,即使在2009年上半年形勢嚴峻之時,仍然開出6家分店,連鎖終端增至21家。 為了迅速擴大規模,百安居2005年一口吞下歐倍德在中國的13家店面,并計劃到2009年開店達到100家。然而,巨虧壓力下的百安居2008年開始不得不關閉全國63家門店的22家,另有17家店也被迫瘦身。這就是百安居追求規模而忽視價值的"后遺癥"。 沒有成熟的價值模式支撐,為了規模而擴張,企業就站到了危險的邊緣。秦池酒、愛多是先驅,百安居是現行樣板。先做規模還是價值,家居品牌掌門人們可得思忖好了再做決定,千萬別讓幾個策劃大師給忽悠了。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