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淘汰所有玻璃企業兩段式煤氣發生爐、全面推廣全氧燃燒及相關配套技術,確保2020年底前去化產能4230萬重量箱、深加工率提升到60%以上,將所有玻璃企業打造成為花園式綠色企業……
全國、省、市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后,沙河市認真分析玻璃產業污染治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在廣泛征求上級部門、社會各界及企業意見建議基礎上,制定了《沙河市玻璃產業轉型升級深度治理工作方案》。堅持“治標”與“治本”相結合,重拳出擊,鐵腕整治,力爭通過三年努力,高標準完成全市玻璃產業深度治理任務,全面推行污染物治理管控精細化操作,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降低,全力打贏玻璃產業新一輪轉型升級、綠色發展、跨越提升攻堅戰。
堅決剛性“治標”,力促短期見效。堅持不間斷嚴查,對每個企業派駐由縣級干部帶隊的駐廠工作組,持續開展24小時不間斷的監督檢查,嚴查各類問題。持續深化“利劍斬污”行動,嚴厲打擊企業違規排放行為。去年10月份以來,對查出的124項問題全部整改到位。嚴格落實持證排污要求,對未取得排污許可證的企業堅決予以關停。截至目前,共關停相關生產線17條。堅持全過程管控,對標德龍,在運輸、進場、加工、出廠等各個環節加強污染物治理管控,實現“粒料入棚、粉料入倉、封閉運輸、全程管控”,最大限度減少污染物排放。
突出系統“治本”,推動轉型發展。全面實施玻璃產業綠色低碳發展工程。著力推進玻璃產業綠色制造專項行動,加快建設低碳智能玻璃生產基地。嚴格落實排污許可證制度,分類推進浮法玻璃企業、壓延玻璃企業依法排污。強力推進玻璃企業達標排放,制定并執行嚴于省標的排放標準,全力實施,倒逼企業改造升級減排設施,切實降低污染物排放。
強力實施玻璃產能壓減化解提升工程。大力實施“四個一批”。壓減一批,即:2018年,完成壓延玻璃生產線天然氣改造,推進行業整合,并嚴格按照“二停一”的標準,推動一半壓延企業徹底停產退出,壓減產能500萬重量箱。2019年,關停迎新集團4條浮法生產線(其中2條線已獲省里批準進行減量置換),2020年,關停大光明集團2條浮法生產線,共壓減產能1230萬重量箱。限制一批,即:按照燃煤浮法玻璃生產線“三停一”的標準,推動6條生產線常年冷修,化解產能2000萬重量箱;燃用天然氣生產線常年在秋冬采暖季冷修一條生產線,化解產能500萬重量箱。轉移一批,即:搶抓“一帶一路”機遇,鼓勵引導優勢玻璃企業走出去,向中西部省份和海外轉移一批玻璃產能。升級一批,即:批氣建煤的7條玻璃生產線全部完成天然氣改造,并與現有12條天然氣浮法生產線一起進行技術改造升級,努力實現清潔生產目標。
深入實施玻璃產業結構上檔升級工程。按照建筑玻璃占30%、工業和設施農業玻璃占20%、特種玻璃新材料占20%、節能環保及其他功能玻璃占30%的目標定位,優化玻璃產品供給結構,實現錯位發展。全力發展玻璃深加工產業,謀劃建設高端玻璃深加工生產基地,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玻璃、汽車玻璃、飛機玻璃等高檔次功能玻璃,推動玻璃企業原片深加工率提升到60%以上。推動全產業鏈發展,謀劃建設玻璃現貨交易中心,打造“買世界賣世界”的世界級玻璃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