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6月1日上午11時55分,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白宮舉行簡短的新聞發布會,宣布通用汽車正式申請破產保護。這樣一個一度長期穩坐世界汽車業頭把交椅、被譽為美國工業的象征和榮耀的巨人,倒在101歲。 毫無疑問,這次金融海嘯是擊碎"通用神話"的一記重拳,但其實,通用目前的困境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內因更重于外因。教訓無疑是慘痛而深刻的,只有正視這些教訓,才有助于通用甚至更多的企業走出危機。 通用的教訓主要在于三個方面。首先,缺乏前瞻性的戰略眼光。創新是一個企業的靈魂,但最近幾年美國汽車業卻失去了這個靈魂,每年推出的新品種不少,但卻幾乎都是"動力強、油耗高"的美式車翻版。在"低油價時代",這完全契合美國人張揚的消費特點;但隨著世界進入"高油價時代",高油耗車逐步失去了市場。此外,美國車商的多元化、多品牌經營 策略也使其顧此失彼。以通用為例,旗下汽車品牌就多達8個。 往回看我們不難發現,通用始終把并購視為企業壯大發展的主旋律。在1929年,并購了歐寶80%的股份,此后,它完全控制了這家公司。通用汽車在歷史的不同時期入主過很多耳熟能詳的品牌,薩博、悍馬、菲亞特、鈴木、五十鈴、富士重工、大宇。 上述品牌,除了大宇外,要么已經被通用汽車低價出售,要么將要被通用汽車出售。也許在并購后的某一個時期,這些品牌帶來過增長,但從長遠看,收購這些業務都是失敗的。 其次,高昂的成本讓企業難以承受。同樣是汽車企業,日本豐田、本田等外來車商在美國雇工每小時成本約25美元,但通用等美國汽車業"三巨頭"的平均成本則高達70美元。作為百年老廠,通用有大批退休工人,每年的養老金、醫療支出達到數百億美元。這些不斷增加的壓力成為通用無法承受的負擔。 而金融危機成為壓垮通用的最直接因素。隨著金融危機全面爆發并不斷向實體經濟擴散,美國個人消費下降,汽車市場急劇萎縮,汽車商融資渠道受阻,通用等美國汽車企業銷量急劇下滑,流動資金開始枯竭。 對于一家企業來說,經濟危機中最直接的威脅,往往不是虧損問題,而是現金流問題,后者決定著企業在危機中的生存能力。但在這方面,通用又錯失良機,它沒有像福特汽車公司那樣未雨綢繆,在信貸市場凍結前籌措到足夠的資金,最終只能看著手中的現金逐漸用光,政府的初步救助也只是杯水車薪。現在,通用只能將殘存的希望寄托于破產重組。此前,美國第三大汽車廠商克萊斯勒已進入破產保護程序。 百年通用的歷史有如一部多幕劇,高潮迭起,但也不無悲壯,其申請破產保護更預示著全球汽車業重組的開始。通用的命運無疑正處于最危急時刻,要想走出困境,實現鳳凰涅??,就必須痛下決心,進行壯士斷腕式的改革,全面創新節能型汽車,大幅降低生產成本。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