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2015年以來,隨著高檔小區、公寓和酒店對智能家居的高端配置要求提高,以及我國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迅猛,智能鎖市場進入爆發期,行業參與者快速增長,智家人、美的、百度、飛利浦、創維等大企業紛紛入局智能鎖市場。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年中,我國智能鎖生產企業超過1500家,智能鎖品牌達3500個,市場規模近100億。
目前,我國智能鎖市場處于初期階段,未來5-10年行業仍然一片藍海。而近年來社會上關于智能鎖的“擔憂”長期存在,行業走向成熟還有一段較長的路。
智能鎖的坎坷之路
智能鎖最核心的功能是防盜,最本質的產品訴求是安全。智能鎖離不開互聯網,同樣存在網絡安全問題,指紋識別、人臉識別出現漏洞,網絡系統被黑客入侵等時有發生。自從2018年5月永康門博會小黑盒事件以來,智能鎖屢屢爆出安全問題,號稱“你家的鎖,我3秒就能開”的開鎖神器讓很多想入手智能鎖的消費者望而卻步。
智能鎖多數集中在B端市場,而C端滲透率明顯不足。智能化概念被不停炒作,實際應用場景卻有限,智能鎖市場面對的是越發理性的消費者,他們對鎖類這種關乎家庭安全的智能產品選擇更為謹慎,只有經得住考驗的產品才能獲得認可。
智能鎖商家的差異化發展
消費升級和二次裝修時代下,90后成為消費市場的主導,新的消費觀念和習慣使智能鎖的前景仍值得期待。由于門鎖“守護全家安全”的特殊屬性,消費者對智能鎖的品質和服務持“零容忍”的態度。商家不僅要進行市場培育,改變消費者對鎖類產品的傳統認知,同時要付出更多的投入,從上游和下游切入,把品質和服務做好。
一、上游產品開發尋找突破點。
鎖是每個家庭每天必須使用的產品,如果出了問題,任何人都會有所焦慮。
目前市場上的智能鎖利用人體生物特征進行身份識別的方式開門,涉及到機電一體化、生物識別、云儲存、電子通訊等技術。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有可能影響門鎖的安全。從智能鎖芯片、程序,到網絡傳輸,都要進行嚴格的加密設計,不應一味追求開鎖效率而忽視識假率。通過技術改進優化,提高指紋識別和人臉識別的準確性。
電池續航也是智能鎖的一個亟待解決的瓶頸,堿性電池和鋰電池使用較多,低功耗環境下可續航半年,帶視頻或wifi傳輸功能的一般只能堅持2-3個月,如果在緊急情況下電量不足,會造成消費者的嚴重損失,廠商應在電池續航方面尋找突破點。
鎖的品質決定消費者的家庭生活安全系數,增加智能鎖的安全審核認證,生產質量信得過、經得住時間考驗的智能鎖,以解除消費者對人身和財產安全的后顧之憂。
二、下游售后服務尋找差異化。
智能鎖售后服務問題是整個行業的困擾,售后專業性不強和缺乏時效性通常令消費者頭疼。據北京王先生反映:家里的智能鎖出問題后,馬上聯系當地代理商上門解決,由于路程距離太遠、零配件不齊、售后人員不夠等多種因素,無法當天維修,影響到家人工作和生活。
大部分智能鎖廠家實行區域代理的銷售和售后模式,有些經銷商在經營過程中,由五金店或鎖店代為售后。智能鎖不同于機械鎖,電子產品的屬性使智能鎖的安裝維修更加專業且復雜,售后成為智能鎖企業的焦點關注。少數的大企業利用龐大的財力物力自建全國售后服務站點,而大多數經濟實力不足的小品牌,如何才能在市場的沖刷中求生存?能否有一個“廠商專心研發銷售,售后服務交給專業機構”的兩全其美的好辦法?答案是肯定的。
專為無力打造售后體系的廠商服務的第三方平臺成為智能鎖售后的重要角色,通過資源整合,替代商家為消費者進行相應的售后服務。智能家居所屬的家居行業的售后服務相對成熟,業內知名的萬師傅平臺,就是利用共享模式整合家居售后服務供需雙方,為智能鎖商家和消費者提供遍布全國、及時響應、專業細致的售后安裝維修服務。
賦能專業領域售后服務商,不失為商家解決售后痛點的可取方法。通過第三方平臺打造全面的售后網絡,完善下游服務體系,解決智能鎖售后專業性和時效性的難題。
結語:
智能鎖企業在大力投入研發創新的同時,還要在服務差異化上進行針對性的升級改造。機遇與挑戰并存,相信經過市場的不斷淘汰洗禮,智能鎖行業會逐漸走向成熟,智能鎖也將成為每個家庭的標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