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新冠疫情,表面上看是一種傳染性疾病,可是對于世界經濟和人口布局有著一種致命的影響,其本質上是人類對于生物安全威脅的應對不利。雖然中國用2個多月的時間控制住國內疫情,歐美各國會用3-6個月控制住疫情的爆發,可是很多發展中國家,比方說印度、拉美各國可能就真的沒有辦法,更為主要的是,那些戰亂地區,可能還沒有意識到這種生物安全的新威脅。
對于世界經濟而言,由于新冠疫情直接提高了人類的生存成本,進而大大降低了人類的總的剩余價值,其后果就是世界經濟總量會出現斷崖式下跌。(按照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商業活動并不創造價值)。由于剩余價值的總量下降,導致社會財富大量縮水,其后果就是很多所謂的高端商品和服務失去了市場,奢飾品廠商會突然間大量破產,所謂的富裕人群突然間變成赤貧(債務違約)。大量的失業和破產人群的產生,最終必然會傳導到房地產市場,出現房貸的大量違約,出現房貸產投資的債務違約。我么世界上最高的房價,最大的房地產金融泡沫,很難在這種經濟危局面前獨善其身。
對于世界人口布局而言,過去那些磚家所鼓吹的大城市化,中心城市化遭受到巨大的挑戰。甚至,人類的城市化進程會發生逆轉。由于這次疫情,揭示了大城市化的防疫短板。越是城市化發達的地區,越是疫情的重災區。紐約、米蘭、巴黎、倫敦等等人口超過千萬的超大型城市,面對新冠疫情的攻擊就是完全束手無策。由于新冠疫情給人類釋放出一個新的安全課題——生物安全。在21世紀,核武器可能已經不是人類的首要安全因素,而以基因技術為核心的生物基因武器很可能是人類安全的一種新挑戰。這一種武器,投放隱蔽性強,發現困難,傳播速度快,一旦發生和發現就會對于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甚至一個種族造成巨大安全威脅。而新冠病毒已經造成10萬多人的死亡,造成將近幾十萬億甚至上百萬億的經濟損失,使得美國太平洋的航母艦隊基本上喪失了戰斗力。這種魔鬼一旦被發現和釋放,絕對產生不低于核武器的毀傷效果。正因為如此,面對這種新威脅,我們的大城市化,我們傳統的人口布局和流動方式,已經完全不能夠有效抵御。
正因為以上兩個原因,我們的過去幾十年以大城市的人口居住模式,人口、資源大集中的經濟模式和人口布局已經走到了盡頭。如果,我們不能夠從這次疫情中吸取教訓,如果不能防微杜漸找到抵御和控制這種新的安全威脅的方式。下一次的疫情再度卷土重來之時,就是我們人類毀滅之日。
那么,我們將如何應對生物安全威脅對于經濟和生命的新挑戰?首先,我們應該發展新的技術,新的科技。用新的人工智能化生產代替傳統的人群密集型的自動化生產,用遠程醫療技術代替傳統的患者聚集性的醫院模式。用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中小城市化或者新型城鎮化代替傳統的商業中心的大城市化(如果當初真的能夠實現新型城鎮化,我們現在就不是那么被動)。
另外建立新的生物安全防控預防體系,中國的CDC以及傳染病防控體系,雖然在武漢疫情爆發初期有些反應遲鈍,可是正是因為中國有這樣的機制,可以在疫情爆發初期就能夠遏制住疫情的爆發和蔓延。有防控機制就是比沒有防控體系強,這次疫情過后,我們應該在反思過去的經驗和教訓之后,進一步加強對于生物安全的控制機制。
總之,這次疫情已經改變了我們人類過去200多年的傳統的生活模式和生產模式,已經扭轉了人口聚集的傳統居住模式。無論是短期的失業和破產帶來的影響,還是長遠的人口居住模式和就業模式,我們過去30年來一直以來的大城市化進程都到了必須改變的時候,我們的房地產泡沫真的面臨著不得不破的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