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建筑業是江蘇省的支柱產業、優勢產業和富民產業。作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首批建筑產業現代化試點示范省份,作為先行先試的探路者,如何抓好切入點,從“紙上”落地“現場”?如何實現“標桿引路”,推動建筑產業現代化高質量發展?江蘇省不斷探索實踐,為全國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提供了“江蘇方案”。
堅持政府引導為發展奠定基石
江蘇省早在2014年、2017年就出臺文件,為發展裝配式建筑進行頂層設計,提出了“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系統構建、聯動推進”“示范先行、重點突破”的發展路徑,推進以“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一體化裝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應用”為特征的建筑產業現代化。此前出臺的《關于加快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促進建筑產業轉型升級的意見》也重點提出,到2025年,江蘇省50%以上的新建建筑都要以建筑產業現代化方式施工建造。
江蘇省大地杯裝配式建筑職業技能大賽吊裝比賽現場
“由江蘇省政府牽頭,建立了由發改委、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財政廳等15個部門組成的建筑產業現代化推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江蘇省建筑產業現代化創新聯盟會長紀迅表示,“正是政府的有力引導,才使全省的建筑產業現代化工作得到穩步發展。”
相關部門聯手在財政、稅費等各方面對建筑產業現代化予以扶持。在財政支持方面,從示范基地、示范項目、示范企業、人才培訓等方面,制定了省內產業扶持政策;在落實稅費優惠方面,對采用建筑產業現代化方式的生產企業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營改增優惠政策、全裝修住宅開發減免稅收以及減征揚塵排污費、示范項目免征建設類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基金、減免各類保證金等方面給予了重點支持;在金融支持方面,政府引導差別化的信貸政策,大力發展工程質量保險和工程融資擔保,鼓勵采用多種形式購買保險產品與服務;在提供用地支持方面,加強對示范基地和項目建設的用地保障,在規劃條件中將項目的預制裝配率和全裝修住宅比例,列入土地出讓的合同中,從建設的源頭保證建筑產業現代化順利推進;在行政許可和行業引導方面,在不違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政策的前提下,對推進示范的企業和項目予以傾斜。
此外,江蘇省還堅持推動建筑產業現代化與地方實際相適應,堅持示范先行、重點突破,開展建筑產業現代化試點示范。2019年,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聯合省財政廳,對完成創建任務的省級示范進行了評估,組織編輯了《江蘇省建筑產業現代化示范成果集(2019)》,總結示范創建經驗,由點及面推動全省建筑產業現代化高質量發展。
堅持“四化”同步推動發展再上新臺階
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武進)綠色建筑產業集聚示范區,“綠色”成為了園區主旋律。和普通產業園不同,它更像是一個建筑科技的集成創新港。“我們已經集聚了綠建科技研發、綠色建筑設計、綠色企業總部、綠色商貿服務和綠色檢測等企業超過800家。”據產業園負責人介紹,園區以綠色科技為核心,既是綠色設計高地、建筑科創平臺又是綠色商貿中心、低碳展示窗口。目前園區已經搭建了云平臺服務體系,實現了線上線下一體化。
武進的綠色建筑產業示范區建設是江蘇省堅持“四化”同步發展的生動體現。近年來,江蘇省以綠色化、裝配化、智能化、信息化“四化融合”、同步發展為核心,以綠色建造、裝配式建造、數字建造和智能建造“四個建造”為驅動,推動建筑產業全方位、全領域轉型升級,使江蘇的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裝配式建筑是建筑生產方式的根本性轉變。”談到裝配式建筑,南京大地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龐濤頗為感慨。在南京一中分校項目施工現場,工人們井然有序各司其職,安裝已經預制好的保溫墻、陽臺、樓梯等構件。“項目的預制率約30%,預制裝配率41.4%。”龐濤表示:“我們從2017年開始就著手培育自己的裝配式項目部,專門負責裝配式結構的施工。”在江蘇省,裝配式建筑已經成為建筑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這也對質量安全監管提出了新的要求。江蘇省通過對所有基地進行考核評分、由省質監站認定檢測機構對出廠的部品部件進行檢測、制定裝配式建筑驗收規程、建立質量追溯系統等舉措,多措并舉地確保裝配式建筑的工程質量安全。
在江蘇省建筑產業現代化示范項目之一——南京江北新區人才公寓項目現場,來自中建八局三公司的項目經理史公勛向我們展示了“未來建筑”的模樣。“我們把人才公寓設計成一棵‘智慧樹’。”史公勛說:“建筑中間設立核心筒,集納水電采暖等設施線路,正如一棵大樹干;采暖、供水、供電等設備集中在地下室,如同大樹的根;一間間智能化和新能源房間就像枝干和樹葉;建筑幕墻采用光伏玻璃,直接將太陽能轉化成電能;房間內部,一部手機就能與家居設施互動,甚至可以根據每個人的喜好,訂制適宜的溫度、濕度、燈光照度。”
作為第一個對綠色建筑立法的省份,江蘇省現有綠色標識建筑全國第一。近日,江蘇省政府發布了《關于推進綠色產業發展的意見》,提出要深入開展綠色建筑創建行動,推行綠色施工,推廣綠色建材,開展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試點示范,實現“到2022年,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98%”的發展目標。
堅持示范引領匯聚發展正能量
“向建筑產業現代化轉型,是企業、行業的根本訴求,政府應當鼓勵有能力、有擔當的地區和企業創新發展,形成示范效應,推動建筑產業現代化向高質量發展邁進。”江蘇建聯建筑產業研究院院長樊驊表示。
據介紹,江蘇建聯建筑產業現代化研究院,是由江蘇省建筑產業現代化創新聯盟的龍頭骨干企業和科研院所發起設立的獨立法人機構,致力于推動全省建筑產業現代化的產、學、研、投結合,加快建筑產業全產業鏈的集成和創新,促進建筑產業轉型升級。“它既是行業龍頭骨干企業集成創新平臺,也是全產業鏈融合互動發展的平臺,更是助推行業發展的孵化器。”紀迅強調,研究院的成立將發揮在政策、技術、資本和市場等方面的集合優勢,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形成示范效應,推動行業企業做優做強,發揮聯合優勢,開拓國內外市場。
自2015年以來,江蘇省通過設立省級節能減排(建筑產業現代化)專項引導資金,累計投入6億元,支持12個示范城市、4個示范園區、150個示范基地、68個示范工程項目建設。自2015年以來,江蘇省政府每年拿出2億元資金,對綠色建筑星級項目進行補助。2019年,江蘇省在全省推廣103個智慧工地示范項目建設,對每個達到驗收標準的項目獎勵50~100萬元,先后立項66個建筑產業現代化技術課題,組織東南大學、江蘇大學、揚州大學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相關企業,開展建筑產業現代化關鍵技術研發攻關,形成了一批科研成果。
紀迅以揚州市為例介紹說,揚州市是江蘇省建筑產業現代化示范城市,建筑業年產值近4000億元。為搶占綠色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先機,揚州市在邗江區建設了揚州建筑產業園。自成立以來,產業園搶抓政府引導裝配式建筑發展的機遇,加快構建“主體結構、外墻裝飾、室內裝潢、綠色循環”四大體系,致力形成從研發設計、工廠生產、裝配施工、信息管理到人才培訓、技術輸出、金融服務等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產業鏈條。江蘇和天下、江蘇協和、江蘇滿堂紅、江蘇和文、揚州和光等一批建筑科技企業先后落戶,清華大學、東南大學、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等國內頂尖高校與研究機構也與園區強強聯合,建有江蘇和天下建筑科技研究院。2019年,揚州綠色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大會在邗江開幕,“揚州綠色建筑協同創新與技術轉移中心”揭牌。中心具有戰略咨詢服務、科技成果轉化、企業技術需求對接以及增強企業研發能力、技術綜合服務等五大功能。
目前,揚州作為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示范城市,積累了一定的優勢,未來將在“江蘇建造”品牌的打造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在《關于推進綠色產業發展的意見》中,江蘇省政府為裝配式建筑發展制定了新的目標。作為全國建筑業大省,江蘇在推動建筑產業化發展方面,又一次走在了行業前列。紀迅說,有政府的強力引導、有清晰的發展思路、有明確的轉型路線,江蘇建筑產業現代化高質量發展必然煥發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