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經歷連續四個月的報復性上漲后,國內的玻璃市場價格已較年內低點上浮超過四成。這一價格水平刷新了過去十年的新高。
據卓創資訊統計,8月末全國重點區域的浮法玻璃現貨報價達每噸1980元,創下十年來的新高。在部分高價區域,浮法玻璃的出廠價突破了每噸2100元,這一價格相較2019年底的市場高點仍上漲了約11%。
浮法玻璃是目前國內平板玻璃的主流工藝,其最重要的兩個下游應用領域是建筑和汽車行業。
新冠疫情影響下,今年國內浮法玻璃的價格呈現“V”型走勢。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受到疫情沖擊,浮法玻璃價格由1月上旬的每噸1770元快速下滑至4月末的1340元,此后價格開始一路上揚,8月中旬每噸價格已達1886元,四個月內的漲幅約為40%。
卓創資訊分析師崔玉萍對界面新聞稱,今年初,新冠疫情對國內建筑工程的進度產生了較大影響,加之玻璃出口受阻,導致生產企業庫存積壓問題突出,玻璃市場原本向好的預期被打破,價格呈現直線下降。
但在國內疫情趨緩后,原本進度推遲的建筑工程開始集中趕工,玻璃訂單增加相對明顯,產業鏈中下游此時爭相抄底備貨,導致了5、6月玻璃價格出現恢復性地快速上漲。
隆眾資訊總經理助理和產品內容總監趙越對界面新聞表示,浮法玻璃價格此前的深度下跌,為后市的反彈提供了足夠的想象空間,供需兩端雙向轉好疊加下游主動備貨,開啟了價格的修復之路。
與此同時,玻璃另一下游市場汽車行業也在逐步回暖。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顯示,1-7月國內汽車產量1231.4萬輛,雖仍同比下降11.8%,但降幅已較上半年收窄5個百分點。
崔玉萍分析稱,下半年本是玻璃市場的旺季,往年也會出現相對明顯的價格上漲,在今年漲價預期影響下,行業中下游加大備貨量力度,為玻璃價格在8月的直線拉升提供了支撐。
在她看來,目前浮法玻璃行業仍處于傳統旺季,由于建筑市場需求端旺盛,且玻璃產能相比去年并未大幅增長,預計玻璃價格仍具備上升空間。
趙越表示,玻璃期貨主力合約的價格已創下了該品種自2012年上市以來的最高水平,隨著期貨價格的先行走高,玻璃現貨價格后續的上漲也有了隱性支撐。
隨著國內玻璃價格飆升,多家國內玻璃龍頭企業的股價也持續走高。
截至9月2日收盤,信義玻璃(00868.HK)和福耀玻璃(600660.SH)的股價分別為14.1港元和31.45元,分別較去年底上漲約37%和35%;福萊特(601865.SH)股價報收24.32元,較去年底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