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近期電解鋁價大漲,價格已經突破17000元/噸,一貫低調的鋁品種變得炙手可熱,少不了與三年前的供給側改革時期的盛況進行比較。通過回顧2017年至2020年電解鋁行業的產能遷徙、政策轉變,能夠發現雖然電解鋁行業沒能完全摘掉“過剩”的標簽,但是已經從“高成本、高庫存、重污染”逐漸朝著“低庫存、低排放、能源清潔”的方向轉變,新的秋冬季節已然來臨,電解鋁行業應對限產政策更加從容,綠色產業集群也將獲得長期、穩定的現金流。
2017年是國內政策主導的一年,電解鋁行業的供給側改革引爆市場。2月份,環保部等部門聯合印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方案明確要求各地采暖季電解鋁和氧化鋁限產30%以上;炭素企業達不到特別排放限值的,全部停產,達到特別排放限值的,限產50%以上。緊接著,2017年4月初,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環保部、國土資源部聯合發布《清理整頓電解鋁行業違法違規項目專項行動工作方案》,新疆東方希望、新疆其亞、新疆嘉潤3家企業違規在建的電解鋁產能項目被勒令停止,涉及產能200萬噸。至此,電解鋁供給側改革才算真正拉開續幕。進入第三季度,內蒙古和山東的違規產能被清理,同時中國宏橋宣布關停約269.2萬噸電解鋁產能,供給側改革執行力度超預期引爆市場。2017年8月,環保部等部門進一步落實采暖季限產細則,電解鋁成本得到大幅抬升以支撐滬鋁價格高位運行。
然而步入2017年第四季度,鋁價開始承壓下滑,一方面是市場的預期過高,魏橋由于供改的原因,已經關停了269.2萬噸的產能,和采暖季限產產能重合,在2017-2018年的采暖季中得到了豁免,同時在高利潤的刺激下,整個行業開工率大幅提升,而實際消費水平卻不能與之匹配,電解鋁累庫十分可觀。
同時,這里不得不提及“采暖季限產”,2017年跟隨“供給側改革”一起進入投資者的視線。近幾年來,秋冬季限產政策制定得更加精細,從2017年的限產30%,到2018年的嚴禁“一刀切”和因地制宜,再到2019年的精細化分級和制定“一廠一策”實施方案,以及2020年的“鼓勵環保水平高的先進企業,鞭策環保績效水平低的后進企業”,每年秋冬季限產的電解鋁產能也逐漸遞減,預計2020-2021年的采暖季限產產能約7.5萬噸。表面上看,是國內電解鋁廠環保水平提高,應對秋冬季來臨也更加從容,而背后深層次的原因是,落后產能逐漸被淘汰,指標置換給成本低、設備先進、能源清潔的公司,供給側改革的正向作用不斷滲透。
表3:電解鋁采暖季限產情況(單位:萬噸)
數據來源:SMM、天風期貨研究所
2019年,國內電解鋁行業經歷了“多事之秋”,山東暴雨、新疆和內蒙古電解鋁廠出現生產事故,云南某鋁廠因電價問題暫停投產,均使得電解鋁運行產能不斷走低,而房地產竣工周期帶動的終端需求旺盛,使得鋁錠庫存降到年內新低,上期所倉單也一度降到10萬噸以內,帶動鋁價上漲,電解鋁行業完全成本利潤突破千元,終于揚眉吐氣了一把。同時,魏橋也做出決定,將以前關停的這部分產能轉移到云南,部署一個全新的水電鋁產業集群。
原本該盛況可以延續,疫情的打斷使得全國經濟陷入停滯,往年電解鋁行業在春節期間累庫周期約為50天,而疫情之下累庫周期達到84天,合計累庫數量106.6萬噸,以及在原油暴跌的拖累之下,鋁價一路下探到11000元/噸,回吐年前利潤。高成本的電解鋁廠最先開始陣痛,并相繼減產,規模達到80多萬噸,伴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各行業有序復工復產,電解鋁在4月初終于迎來去庫,電解鋁行業涅槃重生。
復蘇后的經濟更具有韌性,上半年地產、汽車、新基建等板塊帶動鋁終端消費十分強勁,疊加原廢替代、投機等因素的存在,電解鋁去庫十分流暢。即使是進入暑期傳統淡季,庫存積累也只是短暫而小幅的出現,金九銀十又再次進入去庫通道。隨之而來的,是電解鋁行業利潤一路走高,可以媲美供給側改革時期的盛況,盡管新增產能持續投放,但是結合消費節奏來看,四季度汽車、光伏訂單仍然在貢獻增量,庫存去化至61.5萬噸,接近2019年底的庫存低位。電解鋁去庫勢頭不減,刺激鋁價不斷創下近兩年新高。而此時成本端氧化鋁,受制于高生產彈性,行業過剩局面難改,因而沒有跟隨大漲,產業鏈利潤持續向電解鋁這端傾斜,上下游均難分到一杯羹。
中期來看,高利潤的刺激,勢必會帶來新舊產能的加速釋放,而此時的電解鋁行業已經經受過三年供給側改革的洗禮,新產能的建設受到約束,產能天花板在4530萬噸附近:指標置換基本結束,剩下的指標約為49.1萬噸,國內待復產產能(重慶國豐、廣西翔吉、青海百河)約有16.7萬噸,未來幾年新增產能大多集中在云南、內蒙古等地,約615萬噸,但是水電產能的投產進度會受制于當地枯水期電費抬升以及電網基礎設施建設等問題,投產速度相對前幾年的擴張放慢。2021年汽車、光伏等板塊還將繼續發力,釋放用鋁增量,未來電解鋁行業將在一段時間內維持合理的利潤水平。
表5:電解鋁產能指標置換(單位:萬噸)
數據來源:SMM、天風期貨研究所
表6:中國電解鋁產能天花板測算(單位:萬噸)
數據來源:SMM、安泰科、阿拉丁、天風期貨研究所
鋁材瘋狂漲價,大小企業心態不一
由于鋁材瘋狂的漲價,致使門窗企業的成本加劇,來自關于門窗價格到底是該漲還是不漲的各種異議聲,該跟隨還是觀望都難以決策。業內人士認為成本壓力過大,不漲價就得劇烈虧損或者直接倒閉;另一方則認為,市場人氣急劇下降,漲價就會令市場份額縮小,絕不能漲。而更多小型門窗企業則表現得有些焦慮不堪了,他們一開始就只靠著低廉的成本來換取利潤,成本一旦升高,企業就無利可圖,所以為了利潤不得不漲。大企業面對市場“漲”聲一片卻淡定如云,仍然保持著價格穩定,因為大企業從一開始已經精細掌握產品的定位,他們的眼光不僅僅只放在成本上面,更多的是打造一個品牌,一個在市場上擁有足夠影響力以及話語權的品牌。所以造成大企業對漲價風平浪靜,小企業則焦頭爛額,形成緊張窘迫的局面。
適者生存,門窗商家需勇敢應戰
對于小型企業來說,門窗價格一旦漲價,利潤空間則變得微乎其微甚至宣告倒閉,這時候部分經銷商的忠誠度也會隨之凸顯出來,一旦市場的“杯羹”縮小,經銷商就會對小型企業的品牌代理“貌合神離”,或者直接背叛追隨其它有利潤可循的品牌,從而赤裸裸影響產值和銷量,小型企業也變得更加舉步維艱但又束手無策。
有利可圖是經銷商忠誠度的首要條件,也是驅動經銷商忠誠度企業的根本,當下的經銷商隨著幾輪經濟的大浪淘沙,已經越來越實際和理性,他們與廠家的合作首先考慮的是利益。而經銷商也有自身的苦衷,漲價了意味著生意慘淡,訂單量將越來越少,銷量大幅度下降。如果不漲價繼續“死扛”就有可能出現成本虧損的現象。其實,無論是廠家還是經銷商,都得面臨市場生存的壓力,都需拿出莫大的勇氣面對市場新的挑戰和困境,適者生存,只有敢于創新和改變的企業和經銷商,才能化危機為轉機,才能真正突出重圍、迎來新的生機。
審視自身不足,完善各體系建設
應對漲價帶來的這場風波,企業應該重新好好審視自身的不足,掌握好產品定位是關鍵,既要考慮到門窗產品的主流性,也要力爭在創意方面有所突破,開發更多的細分類市場,爭取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只有跟著市場的腳步走,才能確保企業在發展的道路上長盛不衰,持續發展壯大。
企業應先從穩練內功開始,著重往產品質量上花費功夫,任何產品與企業,欲開拓市場并占據一席之地,首要的是產品被需要,質量被肯定;其次,關注消費趨勢,消費者基于偏好、潮流、需求等因素而作出選購抉擇,企業需要牢牢抓住消費者心理,如:現在市場上環保、健康的產品頗受關注,門窗企業也應從低碳、環保角度去開發新技術、新產品;再次,完善服務體系,門窗產品是耐用消費品,門窗企業、經銷商都應該加強對售后服務重視,二次消費、口碑宣傳依靠于第一次交易中的貼心服務;最后,應加強品牌建設,隨著市場的深入發展,產品的同質化日趨嚴重,產品模仿防不勝防,也迫使門窗廠家必須進行品牌建設,讓品牌建設成為企業競爭和生存的黃金法則。